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莫言入驻小红书网友别只“看个热闹”

2025-11-14 08:24:57

作者:苑广阔

  11月11日上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正式入驻小红书,一段穿着“鲁迅同款毛背心”的官宣视频瞬间成为热门话题。镜头里的他身着棕色绞花针织背心,笑容亲和地表示,网友们分享的诸多偶遇照片,让自己感受到了久违的亲近感,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拉近与大家的距离。(11月13日《南国早报》)

  当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身着“鲁迅同款毛背心”,带着标志性的笑容入驻社交平台,瞬间点燃了网络热情。这场被赞为“文豪跨时空联动”的破圈之举,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播,让文学大家以更亲切、更年轻的姿态走进了公众视野。然而,当热度过后,我们更应思考:名人效应的喧嚣之下,如何让这份关注真正沉淀为对文学本身的凝视?这既是对广大网友的提问,也是对入驻平台的作家们的提醒。

  对于网友而言,莫言的入驻无疑打开了一扇窥见文坛大家日常的窗口。其与余华等友人的幽默互动、充满生活气息的分享,确实拉近了文学与普通人的距离,消解了经典的严肃刻板印象。然而,若我们的关注点始终停留在“毛背心”的穿搭、作家的趣闻轶事,满足于“看个热闹”的浅层消费,便无异于买椟还珠。文学的终极魅力,永远蕴藏于作品的字里行间,在于其对人性深邃的洞察和对时代深刻的记录。从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铮铮铁骨,到莫言笔下高密东北乡的蓬勃生命力,那份震撼心灵的力量,唯有通过静心阅读才能真切体会。因此,网友在点赞互动之余,更应借此契机,将好奇转化为翻开书页的动力,不仅读莫言,也去关注更多优秀作家的精神世界,让流量成为滋养阅读习惯的活水。

  对于莫言以及可能相继“触网”的作家们而言,入驻社交媒体既是机遇,也意味着一种文化责任。利用自身影响力打破圈层,以更生动的方式吸引年轻人亲近文学,其初衷值得肯定。但在这片喧嚣的场域中,作家更需有一份清醒的自觉:即如何巧妙地利用这个平台,将公众对个人魅力的短暂兴趣,有效引导至对文学作品的持久关注上。这并非要求作家时刻正襟危坐地布道,而是可以在分享生活片段时,自然关联创作心得;在回应网友关切时,真诚推荐好书佳作;甚至通过直播共读、解析经典等方式,主动充当全民阅读的“领读人”。倘若仅仅满足于成为被围观、被消费的“网红”,而忽略了其作为文学引路人的核心角色,那么这场破圈行动的文化价值将大打折扣,最终可能只留下一地热闹的鸡毛。

  莫言曾言:“承认现实,继续往前走。”社交媒体是当下不可忽视的现实。我们乐见文学大家走入其中,但也期盼这能成为一座通往更深广文学海洋的桥梁,而非一个仅供围观的终点。当网友的热闹能转化为阅读的静思,当作家的亲和能升华为思想的引领,这场“双向奔赴”才能真正超越穿搭与趣闻,在时代的精神图谱中,刻下属于自己的深度与重量。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