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舜网•理上网来】向“新”而行,看山东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2025-11-10 21:38:06

作者:刘翔

  当厚重的工业基础与前沿的数字技术激烈碰撞,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山东给出的答案是:一场全链条、深层次的产业涅槃。不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聚焦“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以科技创新重塑产业生态。从浪潮服务器支撑“中国算力”,到潍柴动力突破“卡脖子”技术;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探寻深海奥秘,到济南超算中心深度赋能千行百业,山东正以“点”上的技术突破,牵引“线”上的产业升级,进而汇聚成“面”上的发展优势,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民企追“新”攀“高”夯实经济根基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正不断向更高水平进发。青岛瓷兴新材料凭借硬核技术突破,成功跻身全球氮化硅高端产业链;金锣集团通过科技赋能与全链条管控,构建了“从养殖基地到百姓餐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为行业树立了新标杆。

  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90%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上半年,我国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5%,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7%。这股追“新”攀“高”的热潮,不仅成为当下中国经济“稳”的压舱石,更是“进”的强引擎。

  生态守护与经济协同发展

  深入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山东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紧紧扭住“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一基准线,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总抓手,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以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利津县通过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不仅解决了滩区居民的安居问题,还成功培育了特色产业,探索出一条以产业融合和绿色发展为导向的乡村振兴之路,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持续动力。东营垦利杨庙社区“土房换新楼”乡村振兴大路宽、淄博高青天鹅湖村克服“盐碱涝洼”实现“藕虾共生”创收、济南章丘白云湖村“退渔还湿”享“生态农业”红利……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赢的和谐画卷在齐鲁大地徐徐展开。

  齐鲁文化探索现代治理

  山东是“礼义之邦”,重视道德教化和诚信守诺。在探索现代治理的路径上,山东将这种“德治”传统与当代“信用社会”建设相结合,实现了创造性转化。一方面,通过深入挖掘和宣传齐鲁先贤的诚信故事,如管鲍之交、季札挂剑等,在全社会营造“重信守诺”的浓郁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则通过构建覆盖全省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让“诚信”从一个道德概念,变成每个人、每个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的“无形资产”。这种“软文化”与“硬约束”的有机结合,有效降低了社会运行成本,提升了治理效率,塑造了尊崇法治、恪守契约的现代化治理新生态。

  高质量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无论是民营经济提供的更多优质岗位和产品,还是黄河安澜带来的宜居环境与发展机遇,最终都指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绿色发展成为常态,让文化魅力历久弥新,我们推动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绘就一幅以人民为中心的、有温度的高质量发展民生画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