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一轨云巴,绘出济南精准交通新图景

2025-11-07 11:35:05

作者:李娜

  □ 李娜

  截至目前,济南高新东区云巴空载试运行已经两个多月,进入开通运营的最后准备阶段。这段全长30.7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全程架设在高架轨道上,串起唐冶、孙村、两河、庄科等多个片区。(11月4日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云巴的外观十分新颖可爱,犹如一颗“时空胶囊”穿梭在城市上空,甚至被市民亲昵地称作“宝宝巴士”。公众的讨论不仅聚焦于这个城市新宠萌趣的外观,更延伸到专业层面:同样是高架列车,云巴、云轨、轻轨该如何区分?为什么这段路程选择云巴而不选择其他两种高架列车?这背后,体现的正是城市交通规划从“一刀切”到“精准适配”的智慧转变。

  云巴、云轨、轻轨,三者外观相似,内涵却大不同,运输能力是最关键的区别。云巴属于低运能系统,每小时最大运量约1万人次;云轨和轻轨则为中运量系统,每小时运量可达1万至3万人次。三者轨道结构也有不同,云巴采用独特的U型轨道梁,列车通过橡胶轮胎行驶,轻轨采用钢轨轨道,云轨则是单条“工”字形钢梁。这些技术差异,决定了它们各自适用的场景。

  选择云巴,是济南城市发展的精准决策。高新东区目前功能以“产业+生活”为主,客流分散,缺乏高强度客流走廊。云巴的小运量、灵活性正好契合这一特点。它不像地铁需要密集客流量支撑,却能有效打通区域内部脉络,提升产业园区通勤效率,完美实现区域交通网络的毛细血管功能。这正是“量体裁衣”的交通规划思维。

  而且,建设周期短是云巴的突出优势。30.7公里线路,从开工到通车不到两年。相比轻轨动辄三四年的建设周期,云巴的快速见效特别适合新城建设需求。高新东区作为济南科创产业核心承载区,急需交通配套支撑。云巴的快速落地,为区域发展按下“加速键”。

  性价比高是云巴的另一大亮点。它占用地面资源少,对现有交通影响小,却构建了独立的高效空中通道。最高时速80公里,虽不及地铁,但优于BRT快速公交,能在高峰期快速接送乘客。这种“小而美”的交通方式,可以说是城市多元化交通体系的重要补充,成功构建起立体化城市交通体系中的关键衔接层。

  从城市交通网络协同效应看,云巴如一条灵动的银线,精准串联起轨交2号线、4号线、8号线等关键节点,不仅补齐了“最后一公里”服务的核心短板,更与地铁共同构建起“主干迅捷、微循环顺畅”的协同体系,让高新区的交通网络血脉更加通畅、充满活力。

  云巴在济南的首次亮相,标志着城市交通进入“精准适配”时代。不同区域有不同需求,需要不同的交通解决方案。不再是“一刀切”地追求大运量,而是根据实际需求精准匹配。这种务实思路,更值得借鉴与推广。

  随着正式运营的临近,这条空中走廊即将迎来市民的检验。其价值不仅在于新增一条交通线路,更在于重塑了城市发展与交通供给的良性互动关系。在城市化进程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的新时代,云巴的探索揭示出城市交通建设并非越庞大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的真谛。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当下,“精准适配”的理念无疑为未来城市交通发展指明了方向。城市交通的“精准时代”,正于济南这片热土悄然绽放璀璨光芒。舜网-济南日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