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校门口的淀粉肠,到底应该怎么管?

2025-11-06 09:25:27

作者:李明

  □本报评论员 李明

  大同四中淀粉肠事件,在学校发布官方通报后,舆论之火并没有平息,在短视频平台上,不少网友自发跟风打卡,在校门口举着淀粉肠玩梗,堪称一场大型行为艺术。

  熟悉互联网梗语境的人都明白,这是网友在自发表达嘲讽与揶揄之意。一名身材高大的成年男性径自去夺一位小女孩的钥匙,面对对方的哭求,其态度依然冰冷高傲,且不说如此收缴个人物品的行为,如此失当的管理方式涉嫌侵犯学生合法权益,作为以教育立命的学校,校领导如此行事,也与教书育人的传统育人形象相去甚远,网友们的反讽正是用“肠”投票,表达对粗暴管理的愤懑。

  不过涉及未成年人议题,显然也不能都付诸意气之争。在官方通报发布前,大同四中一名领导曾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称,网络上的视频有放大的成分,学校也是进行正常的管理,校外流动摊贩的食品质量有时无法保证。其实,校园门口的摊贩管理难问题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少家长也深有体会:从食品安全角度来说,个别摊贩确实存在无固定门店、无营业执照、无食品经营许可等,更不要说操作过程不规范,以及身处尘土飞扬、人流车流大的校门口带来的安全拷问。

  无独有偶,近期另外一起关于学生餐饮需求的新闻同样引发争议。多位南京大学学生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第九食堂推出了帝王蟹、波士顿龙虾等高档海鲜,显示标价为数十元到近千元不等,其中帝王蟹(4.2斤)标价为999元一只,长脚蟹(1.9斤)标价为348元一只,波士顿龙虾(0.9-1斤)标价为158元一只,不少媒体发文指责学校助长奢靡之风。两则新闻殊途同归,指向的,都是学生对餐饮多元化需求的议题。从大学到中小学,不少学校的餐饮服务提供的都是基本的需求服务,即吃饱吃好就行,像淀粉肠这样更独特的“灵魂调味剂”以及帝王蟹这样的高端菜肴往往并不被学校餐饮服务提供者所关注。

  而正是这种不关注,给校门外个别不合规的商家带来了“勃勃生机”。淀粉肠引发的校方对食品安全的焦虑以及粗暴的管理方式,正是基于学生对零食的需求以及不安全食品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必须要看到的是,无论校方是出于食品安全的关切还是对交通秩序的担忧,处于最下游的学生群体才是最无辜也最需要被看见的,对摊贩无能为力就对学生重拳出击,看似为学生负责,实则是对学生真实需求的漠视。

  从帝王蟹到淀粉肠,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塑造着年轻一代全新的消费观念与味蕾期待。与其一味苛责作为需求侧的学生,不如放下高高在上的傲慢,真正正视他们的选择与需求,就拿校门外的淀粉肠来说,学校完全可以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探索“疏导结合”——或通过设立规范摊点、统一管理标准从源头保障安全,或通过丰富校园内部的餐品供给来满足多元需求,而不只是对“垃圾食品”冰冷指责。

  正常的消费需求需要得到满足,食品安全的底线不能忽视,学校的管理逻辑需要厘清,如此才能不让公共议题失焦。舜网-济南时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