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放宽一小步,人才活水一大步
2025-10-29 09:16:26
过去,公务员选拔中或多或少存在“唯年龄论”的倾向,有些岗位把年龄卡得太死,明明有些干部经验足、干劲旺,就因为差几个月到年龄,连报名资格都没有。现在把处长级岗位的年龄放宽到46岁,既尊重了人才成长的规律,也改了一刀切的老做法。选干部看的是真本事、实际业绩,年龄不能挡人才的路。新做法既落实了中央“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要求,也让人事管理越来越科学、越来越贴心。
年龄放宽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帮有关部门把选才视野拉得更宽。46周岁以下的干部,大多在地方或基层摸爬滚打多年,既有实打实的实践经验,精力也还很充沛。他们懂基层治理的门道,老百姓心里想要啥,把这样的干部选到中央机关,能把基层的鲜活经验、群众的真实呼声带到宏观决策里,让政策制定既能“接天线”,又能“接地气”,有效解决顶层设计和基层执行“两张皮”的问题。
从干部队伍结构看,此举有助于优化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人才循环。畅通地方干部向中央机关流动渠道,能够打破系统内可能存在的板结,为中央部委注入新鲜血液。这种鲇鱼效应能激活队伍活力,让不同层级、不同地方的治理思路和工作方法碰撞融合、共同提升。要知道,一个动态平衡、良性互动的人才循环,对提高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协同性和效率,真的太重要了。
当然,任何政策调整都需系统谋划、周密实施。年龄条件的放宽,也对遴选环节的科学性、公正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更大年龄跨度的候选者中,精准识别出真正符合岗位需求的优秀人才?这需要进一步优化考核方式,强化实践导向,突出对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工作实绩的深度考察,确保选拔过程的公平透明,让放宽年龄的善意,真正结出选贤任能的好果。 (潮新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