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商业领袖应该向鸡排哥学什么

2025-09-30 11:16:05

作者:李明

  在景德镇鸡排摊主李俊永持续走红之际,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的小红书账号、视频号账号内容被发现已清空。

  一个是普通个体工商户,一个是头部企业主,因为二者的地位悬殊以及在舆论场的不同生态位,而难免被网友放在一起反复比较。

  当然,此起彼伏的网红现象的出现,抛开平台与算法的助推,也是集体情绪的呼唤与投射,鸡排哥也不例外。

  那么,商业领袖们应该向鸡排哥学什么呢?

  清晰的表达

  因为鸡排哥的好口才和清晰的表达能力,被网友戏称为“上辈子是外交官,这辈子重生卖鸡排”。

  相比自证清白和追究法律责任,清晰的表达和严谨的逻辑是企业在日常文宣和面对舆情危机时自保的武器。

  对于普通人来说,清晰的表达就是要面对倾听者时能言辞达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对企业家来说,则是面对消费者的质疑与批评时,真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为他们答疑解惑而不是自说自话。

  对企业来说,话术训练只是表,清晰的表达建立在对客群的了解以及对产品的坦诚之上。

  黄河时评此前在文章中指出,罗永浩针对西贝的质疑之所以有如此巨量的民意支撑,并非只是罗本人的大V效应,根源还在于西贝近些年的高价与口感问题本就遭到非议,这是“0”,而由此引发的是否为预制菜的质疑以及预制菜的界定是“1”,贾国龙在“1”的议题上重拳出击,却对“0”一笔带过。这也让其陷入越是自证清白越被批评揶揄的悖论——起初,他以为只是站在了罗永浩的对立面,却无意中站在了消费者的对立面。

  “登味”不等于趣味

  “有人说五仁不好吃,我们认为,那是因为你还年轻,还没饱尝生活的毒打。”

  “如果鸡排没有及时去吃,我将停止对你的售卖。”

  这两句话术的逻辑是一致的,都可以理解为对消费者心智的教育,甚至都多少带有冒犯性质,为何舆论的观感反差是巨大的?

  答案就是本段的小标题——“登味”不等于趣味。“登味”是什么,“登味”本质就是一种自负的上位者气质,企业营销中的“登味”自以为能把互联网的牌打得明明白白,最后却惨遭翻车。

  脱口秀是冒犯的艺术,不少成功的互联网营销也带有冒犯的影子。不过,很多品牌在营销中习惯把冒犯当成趣味,把一厢情愿的“教育消费者”美化成长者对晚辈的关怀,这就大错特错了。

  冒犯的前提从来都是尊重,是设身处地为消费者着想,没有情绪价值的冒犯只是商业素养匮乏的表现而已。

  保持共情与感恩

  “主理人是大家对我的称赞”。

  “其实我不需要这么拼,但现在的问题是我的每位顾客都在这里排着长队,在这里对我充满了期待的眼神,我有什么理由让他们失望”。

  某种程度上,鸡排哥的摊落是每一个商业精英的来时路,这些话相信也是不少企业家在初创时代的真实感慨。

  不少企业家还处在艰难摸索的时候,生存的本能告诉他们,必须直面消费者的每一项诉求,每一句抱怨,保持真诚、谦卑甚至讨好的能力,这是企业站住脚的关键。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急速扩张、企业家的名利双收,消费者的每一项诉求渐渐不被他们看见,每一句抱怨被视为外行,更有甚者,在企业架构叠床架屋后,一个个部门,一条条链条此起彼伏,企业家沉浸在金字塔顶尖之上,彻底切断了与消费者之间最原始的情感链接,然后,他们把曾经消费者的托举和时代的红利都当成了是自己应得的,如果消费者不愿意再托举,那肯定是消费者的理念跟不上自己了,需要被狠狠教育了。

  每一个成功的商业领袖都曾是一个诚恳的鸡排哥,面对市场关系时,低下头,俯下身,为了顾客的下次光顾,为了自己家人的温饱,这本是一个可以继续下去的相互成就的美谈。

  鸡排哥可能不会长红,但企业家若想长红,关键是找回被自己丢弃在烟火人间的初心。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