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一“码”赋能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

2025-09-26 08:54:55

作者:李红军

  □李红军

  9月23日,泉城广场,游客张女士在细雨中向历下区城市管理局执法队员询问附近的公厕地点。执法队员拿出一张卡片,张女士扫码发现,停车场、公厕、城管中队电话等诸多信息一目了然,她十分惊喜。这枚宛如“哆啦A梦口袋”的二维码,背后是城管工作的“柔性转身”。(9月25日《济南日报》)

  这枚小小的二维码,不仅是技术赋能的产物,更是一座城市治理理念升级的缩影,它让执法有了温度、服务触手可及。

  过去,群众遇事“找部门”“跑窗口”,常常面临流程繁琐、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历下区的这枚二维码,巧妙地将“被动响应”转为“主动靠前”。从3月的“学法免罚”小程序,到下半年升级为全场景便民平台,它打破了部门壁垒,整合了分散资源,把停车场、公厕等高频民生需求,以及城管服务电话等政务资源,打包成群众触手可及的“服务礼包”。游客扫码即可获取所需信息,商户在线就能咨询相关问题,城市服务变成了“近在眼前”的指尖工具。这种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设计,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城市治理中的生动写照。

  在传统认知里,“城管”往往与“执法”“整治”紧密相连,容易给群众留下“刚性”“冰冷”的印象。而这枚二维码,却像一座桥梁,拉近了管理方与群众的距离。执法队员不再仅是“管理者”,更是贴心的“服务者”,递出的卡片不是罚单,而是温暖的指引。这种转变,源于治理理念的升级,从单纯的“管”转向“管”“服”结合。当群众感受到执法者的善意与温度,当管理行为被赋予服务的内核,城市治理便不再是单向的约束,而是双向的理解与配合。这种“温情执法”,不仅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更构建了和谐的城市治理生态。

  一座城市的形象,不仅体现在高楼大厦、风景名胜,更藏在街头巷尾的细节服务中。历下区作为济南的中心城区,商铺密集、游客众多,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这枚小小的二维码,恰是这个窗口里最亮眼的“展品”。当游客因便捷的服务而称赞,当商户因高效的管理而安心,城市的美誉度便在这些细节中悄然提升。

  从“学法免罚”到全场景便民,从执法卡片到服务二维码,这枚小小二维码承载的不仅是便捷功能,更是城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它提醒我们:城市管理的升级,不在于投入的多少,而在于理念的转变;城市的核心是人,治理的关键是“用心”。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