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

斩断私域直播间的“坑老”黑手

2025-07-30 10:28:35

作者:陈砚

  □ 陈砚

  消费者反映,市场上有人打着“银发经济”的幌子,专做坑老骗老的勾当。李先生向记者介绍了他父母从私域直播间买来的产品,除了羊奶粉、土蜂蜜、银耳、板栗、红枣、鱼罐头等食品,也有锅具、首饰等产品,这些产品在主流电商平台上不但搜索不到,实际价格也远远高出同类产品。(7月28日央视财经)

斩断私域直播间的“坑老”黑手

黎青 作

  银发经济与数字技术的相遇,本应是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新机遇,却暗藏着一双双觊觎老人钱包的“黑手”。“香山真选”直播间里,磁悬浮鞋垫被包装成“医疗神器”,假冒五常大米打着“健康食品”的旗号招摇过市。这些产品通过精心设计的“非请勿进”微信群进行销售,主播们用“免费领鸡蛋”的诱饵吸引老年人进群,再用“专家推荐”“独家专利”的话术编织谎言。更狡猾的是,这些直播链接往往在销售完成后迅速失效,让监管部门难以取证,让受骗老人维权无门。

  这种私域直播模式,本质上是传统会销的数字化升级版。它利用了老年人对互联网技术的不熟悉,以及对“专属福利”的心理期待,将销售场景从线下搬到线上,却把欺诈本质保留得淋漓尽致。“香山真选”总部的一位负责人直言,这种模式既能躲避监管,又能面向更多的消费者推销更多种类的产品。这种赤裸裸的商业算计,正在将银发经济异化为“坑老经济”。

  比私域直播更恶劣的是“御弗堂”这类公司的精准诈骗行为。他们通过非法渠道购买老年人患病信息,再冒充医务人员进行“专业推荐”。那些被包装成“中医世家”“御医传人”的所谓专家,在互联网上查无实据;那些被夸大疗效的药品,在正规医院根本得不到认可。更令人心痛的是,有些销售人员为了完成业绩,竟然怂恿老人停止正规治疗,将商业利益置于老人健康之上。

  这些骗局之所以能够得逞,暴露出多个环节的监管漏洞。首先,私域直播的封闭性让监管部门难以介入;其次,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为精准诈骗提供了条件;再次,部分老年人信息辨别能力不足,容易受到情感营销的影响。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些欺诈行为往往打着“关爱老人”的旗号,让老人在情感上难以设防。

  针对私域直播间频发的坑老骗局,监管部门应强化技术手段,加大对“私域”的监管力度,要求平台完整留存直播内容记录,确保关键销售环节可追溯、可倒查;公安部门要严厉打击非法获取和买卖个人信息的行为;社区和家庭则要帮助老年人提高数字素养,增强防范意识。同时,要着力构建适老化维权通道,降低老年群体的维权成本。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银发经济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我们必须警惕,不能让这个充满潜力的市场沦为不法分子的“收割”工具。唯有制度建设、家庭支持与社会共治同步发力,才能真正织密老年人消费安全的“防护网”。舜网-济南日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