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理上网来】在平实中托举孩子暑期的快乐
2025-07-28 14:27:41
作者:杨甜梦子
暑期是儿童安全事故的高发期,溺水、交通意外、居家意外等隐患如影随形。要想为儿童做好安全保障,不能只是简单的挂横幅、开讲座,将口号挂在嘴边,更应该在细节上发力。2025年7月16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聚焦重点人群、重点任务,会同相关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和保障措施。并强调地方学习要全面排查学校重点场所及重点领域安全隐患,切实做好整改。与此同时,7月10日,2025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少年儿童心向党牵手护航伴成长”在北京正式启动。该活动由全国妇联等16个单位联合部署开展,希望通过各部门汇聚的多方力量,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快乐、有意义的假期。这些政策与行动没有宏大叙事,却用最朴素的方式织密了安全的防护网,为孩子们打造了别样的暑假环境。
但是,对于许多双职工家庭而言,暑假同样面临着“孩子放假、家长上班”的困境,如何通过托管服务解决这一现状就成了当下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社区作为最贴近居民的阵地,在暑期关爱中扮演着“稳压器”的角色。社区开展托管服务,对双职工家庭来说,早上送、晚上接,中间不用惦记孩子独自在家的安全;对隔代抚养的家庭而言,省去了老人接送的奔波。社区把闲置的活动室用起来,找些细心的人搭把手,就解了家庭的燃眉之急。这种“家门口的托管”,靠的就是便利与安心,让孩子有处可去,家长才能踏实上班。家长对暑期托管的要求本就简单:安全、方便、孩子能有点事干。社区提供场地,社会力量贡献专长,家庭补足情感陪伴,三者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就织成了一张细密的守护网。没有高大上的形式,也没有华丽的承诺,只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在家长的需求上做文章。
暑期儿童关爱,说到底是件需要“走心”的事。如果我们能少做一些浮于表面的“摆拍式”的慰问、“打卡式”关怀,多做一些为孩子们设身处地的考量、实实在在的行动,就能让每个孩子都在阳光下安全、快乐地成长,这才是暑期关爱最真实的意义。
正如教育部在暑期安全工作通知中强调的那样,我们要摒弃“一刀切”的懒政思维,多做些实地调研的务实举措,才能让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唯有将关爱融入细节、将责任化为行动,才能让暑期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温暖驿站。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