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马路井盖,“谁的孩子谁抱”
2025-07-28 10:06:29
作者:黄齐超
□ 黄齐超
黎青 作
井盖遍布大街小巷,日常管理却不简单。记者采访时发现,虽然有的地方将井盖综合治理列为年度民生实事加以推进,但一些市政道路上井盖仍未得到妥善处置:有的高出路面,有的基座下沉,有的露出破洞,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还会给群众出行带来不便,潜藏交通安全隐患。“把一个小井盖管好,把一条路修平整,到底有多难?”贵阳一些市民反映,凹凸不平的井盖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大不小的困扰”,车辆一经过就会颠簸异响,临街居民也不堪其扰。 (7月26日“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凹凸不平的井盖横亘在道路中央,车辆驶过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不仅制造噪音扰民,还容易导致车胎磨损,潜藏安全隐患。若司机绕行井盖,蛇形前进,又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妥善管理这些不起眼的井盖,治理好马路的“肚脐眼”,不仅能畅通出行道路,更能有效化解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大不小的困扰”。
削峰填谷,平整凹凸不平的井盖,实际上只是一项小工程,关键在于相关责任方不愿承担这笔修缮费用。事实上,若凹凸不平的井盖引发了交通事故,其所属单位必将被牵连,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此,无论是亡羊补牢,还是未雨绸缪,井盖的管理方都应积极治理这些马路“肚脐眼”,绝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近年来,窨井盖安全隐患虽得到有效治理,但个别地区仍存在井盖“认亲”难题。事实上,随着城市管理日趋精细化,井盖的归属问题早已不是什么难事。任何试图逃避管理责任的行为,不过是徒劳之举。当前,城管部门已对井盖进行统一标注,个别未落实之处亟待补课。即便部分井盖存在“一盖多用”的特殊情况,也并不影响责任追究。
显然,对于井盖这类市政设施,应遵循“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谁的孩子谁抱”——井盖若破损或丢失,相关单位需及时补充;井盖若凹凸不平,责任单位应迅速修缮。各管理主体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坚决杜绝井盖问题成为影响市民出行安全的“绊脚石”。
如何有效管理井盖?如何及时发现井盖隐患?这需要各地市政部门联合相关权属单位,在全面普查并建立档案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提升预警能力。此外,可以与环卫部门协同合作,将环卫工人日常作业与井盖巡检有机结合。对于不负责任、不积极维护井盖的权属单位,应建立健全追责机制,由城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罚。同时,每个井盖的归属单位都需设立专项资金,确保井盖隐患处置及时有效。
凹凸不平的井盖不仅影响城市形象,更会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暗藏交通安全隐患。若井盖丢失,窨井宛如张开血盆大口的“陷阱”,将更加凶险。总之,井盖虽小,却事关安全、事关民生,我们不能等闲视之。舜网-济南日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