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公交完成了一次“城市社交”
2025-07-22 09:44:03
作者:肖明君
无论你是本地上班族,还是外来游客,无论一天工作生活的开启,还是落脚济南城区的第一步,几乎都是在公交站台完成的。所以,在济南,坐公交就是“过日子”的一部分,坐公交就是观察城市的“第一眼”。新华社视频中呈现的“公交车整齐列队等歌迷”场景,其实在济南奥体中心已经算不得新鲜事儿,几乎每场球赛、演唱会、展览会或者其他城市大型活动结束,公交车队都会在路边等待接驳如潮的人群,无论多么晚,总有公交车默默守候,风雨无阻。
这其实特别契合济南公交人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公交车是老百姓的私家车,驾驶员是老百姓的专职司机。”现在看来,这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实可感的服务。对于已经“习以为常”的济南市民而言,可能觉得“公交就是这个样子”,然而对于初次踏入这座城市的人来说,济南公交把自己当作“市民私家车”的贴心做法,特别有打动力。那些外地来的球迷、歌迷,走出场馆,看到午夜空旷的城市街道上一条“公交长龙”默默守候,一会儿工夫就把南来北往的人群分送到火车站、各大酒店,真的是“整个心都化了”。这种融化心灵的过程,其实也是济南公交完成了一次“城市社交”的过程。
我们一般说起“城市品牌度”,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风景、物产、小吃、文物古迹和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大楼是否密集、大学是否高端、商务区是否足够兴旺……然而,很多城市的地标是无形的,无法用数值标定,却往往是城市品牌构成中最有韧性的力量,我们可以称它为“软实力”。济南公交或许就是这样的地标,它没有高度,却有足够的温度;它没有为自己打造出“危楼百尺”的俯视感,却用暖心服务营造出温馨的“流动会客厅”。
济南公交对市民的好,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公交驾驶员路遇其他车辆自燃等事故,立即变身消防员;车上乘客突发疾病,公交车变身救护车直接开进医院……“济南公交服务好”带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公交好人”。而串联起主城区和南部山区200多个村落的50多条“山货公交”,更是打通了山区果农丰产增收的“最后一公里”。现在,双层公交“红奔奔”、小巷公交“红墩墩”、观光巴士“大橙子”等特色公交车在济南街头随处可见,吸引了更多人气和口碑。济南公交的这种“社交魔法”,真的把城市文化装进了车厢里。
新华社的视频报道,让济南公交完成了一次“城市社交”。随着“人才免费乘公交”等政策的推动,济南公交“与城市共生”“与市民同行”的理念,也让济南的文旅资源活了起来。它再次证明:最好的城市品牌,不在宏大的标语里,而在“多等半分钟”的贴心举动中;最珍贵的人气流量,不在网红打卡点的喧嚣里,而在“来了还想来”的口碑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