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平台大战 不能让商家成为“牺牲品”
2025-07-17 10:10:43
作者:苑广阔
多平台连日展开的“外卖大战”持续引发关注。在部分网友们为“0元购”商品庆贺时,多位商家表示,自己似乎成为此次“大战”的“炮灰”,虽然每天接单量有所上涨,但实际收益并未明显增加。更有甚者,出现了赔本亏损的情况。(7月16日《现代快报》)
外卖平台间的补贴大战如火如荼,“0元购”“满18减18”的诱惑让消费者趋之若鹜,社交媒体上充斥着薅羊毛的喜悦。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这场狂欢的另一面,看到的却是餐饮商家无奈的叹息与被迫的妥协。这场看似多方共赢的盛宴,实则是一场以牺牲餐饮业健康生态为代价的危险游戏,最终买单的将是所有人的利益。
外卖平台的补贴策略本质上是一种“囚徒困境”式的商业博弈。在这场没有赢家的竞争中,平台通过胁迫性条款将大部分成本转嫁给商家——据报道,18元的大额补贴券中商家需承担12元,这还不包括配送费等额外支出。商家被迫在“不参与则无流量,参与则破价亏损”的两难中作出选择。这种畸形的商业模式正在摧毁餐饮业正常的价值链条,将本应追求品质与服务的行业,异化为一场无止境的价格厮杀。当餐饮企业连基本利润都无法保障时,又如何期待它们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更为严峻的是,这种商业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已经开始显现。舆论的关切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长期亏损的商家必然会寻找降低成本的方法——可能是减少食材分量、选用劣质原料,或是放松卫生标准。经验告诉我们,当价格被压低到违背经济规律时,质量的下滑几乎成为必然。消费者今日享受的每一分“优惠”,明日都可能以健康风险为代价偿还。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市场规律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健康的市场生态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当前外卖平台与商家之间的关系已经严重失衡,平台凭借流量霸权制定游戏规则,商家则沦为被收割的对象。要打破这种畸形关系,需要多管齐下:行业协会应发挥更大作用,通过集体协商为商家争取合理权益;监管部门需警惕不正当竞争,防止市场失灵;消费者也应理性看待补贴,认识到异常低价背后的潜在代价。只有当商家能够获得合理利润,消费者享受真正有价值的服务,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时,这个生态才能良性运转。
外卖经济的初衷本是提升效率、创造价值,而非制造零和博弈。当我们沉迷于眼前的低价诱惑时,更应思考:一个让商家无利可图、让行业难以为继的商业模式能走多远?重建健康的外卖生态,不仅关乎商家的生存,更关乎每位消费者的长远利益。毕竟,当最后一间重视品质的餐厅被迫关门时,我们失去的不仅是美味,更是对生活品质的基本追求。舜网-济南时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