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放任“毒玩具”侵害儿童权益
2025-07-15 08:22:19
作者:史洪举
如今,“捏捏乐”玩具凭借着软萌可爱的造型和可以随意揉捏的特性,迅速在年轻人和儿童群体中流行。而随着市场热度攀升,部分消费者却不断反映这类玩具存在异味明显、容易破损等问题。记者送到实验室分析的11款“捏捏乐”中,五款产品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超过10000微克每立方米,相当于新车内饰未通风处理时的空间环境。总挥发性有机物当中的甲醛、甲苯可能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免疫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尤其是对正在成长发育的儿童,危害更大。(7月14日澎湃新闻)
随着网络的发展,“捏捏乐”等玩具成为中小学生的最爱,且在攀比心理作用下,一旦某个人拥有了这些玩具,其同学和朋友便会购买同样的玩具。而这些含有有害物质,总挥发性有机物严重超标的“毒玩具”,显然将对中小学生带来极大危害,相关部门有必要重视起来,铲除这些“毒玩具”的市场空间。
根据报道可知,这些“毒玩具”的危害可谓触目惊心,如有些“毒玩具”会释放有毒气体,甚至可能引起多器官蓄积性中毒,有的长时间也没有消除异味。而且,总挥发性有机物当中的甲醛、甲苯可能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免疫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尤其是对正在成长发育的儿童,危害更大。而且这种东西很可能小孩会接触到口里边,会造成很多过敏伤害。
更可怕又让人忧虑的是,这些“毒玩具”在线上线下卖得火热,在中小学学生之间十分流行,如有电商平台的一款玩具的销量达到数万件。由此可见,“毒玩具”的波及面非常广,危害相当之大。需要说明的是,玩具并非没有生产标准,并非是可以野蛮生长的领域。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戏游艺设备、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上述产品的生产者应当在显著位置标明注意事项,未标明注意事项的不得销售。
另外,《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从最初的1986版发展到目前的2014版,标准化体系不断完善,已形成了GB6675-2014《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于2016年1月1日起强制实施。根据这一强制标准,玩具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不能超过0.1%。那么,在相关标准非常明确的情况下,一些商家依然生产销售“毒玩具”,足以说明其主观恶性相当之大,根本没有把消费者权益和青少年身体健康放到心上。对此,购买到该玩具的消费者可以主张退一赔三且不低于500元的赔偿。
此外,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监管部门应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罚款。如果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还涉嫌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毫不客气地说,“毒玩具”的野蛮生长,与网络平台的放任不管甚至是刻意纵容,与监管部门的懈怠无为不无关系。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必须受到最严格的保护,任何侵害未成年人身体健康的恶行都应受到严惩。生产销售“毒玩具”虽然不像歹徒那样赤裸裸地伤害未成年人的身体,但却隐蔽持续地侵害其身体健康,必须引起重视。电商平台、市场平台理当从严管理,绝不放任“网红毒玩具”流向市场。监管部门应对生产、销售“网红毒玩具”链条上的每个作恶者严惩重罚,有效挤压其市场空间,保护未成年人远离“毒玩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