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图评 > 正文

“自然美”,才是真的美!

2025-07-11 09:00:49

作者:刘剑飞


 黎青 作
 

  当防晒衣裹住苍白的审美,咖啡杯盛满虚弱的精致,一些年轻人用“戒日光”“戒碳水”雕刻所谓完美身材,而身体却在暗处发出警告。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2.4%的受访青年认同应当用“自然美”代替“白幼瘦”的审美标准。(7月10日《中国青年报》)

  “白幼瘦”的审美标准由来已久,长期占据社会审美主流地位。这种将“又白又瘦”等同于美的单一标准,如同无形的枷锁束缚着身体自由,更侵蚀着心灵自信。它本质上是一种畸形的审美观——在长期的社会规训下,许多人刻意压抑个体差异、忽视健康需求,只为迎合外界定义的“美”。如今超七成青年力挺“自然美”,不仅是一场身体主权的文化觉醒,更是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集体追求。

  “白幼瘦”审美之所以根深蒂固,源于两方面推手:一是社会对“白幼瘦”形象的过度渲染。广告、影视剧、社交媒体中充斥着单一审美模板,从“冷白皮滤镜”到“A4腰挑战”,审美灌输无处不在;二是商业利益驱动下的畸形营销。医美机构贩卖“一白遮百丑”的焦虑,健身行业兜售“瘦即正义”的课程,资本通过制造外貌恐慌收割流量。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畸形审美已变成隐形社会规则——商场货架上的“显瘦穿搭”、社交平台的美颜特效、职场中的外貌偏见,都在强化“不达标即不美”的认知,不仅扭曲美的定义,更加剧全社会焦虑。

  超七成青年力挺“自然美”,标志着审美观念的深层变革。这不仅是“我的身体我做主”的主权意识觉醒,更是对生命本真状态的回归。当年轻人开始用红润面色替代苍白滤镜,用匀称体态取代骨感崇拜,用自然光泽皮肤抵抗过度修图,实质上是在宣告:身体不是取悦他人的工具,而是承载生命力的主体。更重要的是,年轻人对健康的认知正走向科学化:他们不再盲目追求体重数字,而是关注骨密度、体脂率、肌肉量等更能反映身体机能的核心指标。

  观念革新只是起点,重构健康文化生态才是长远之计。这需要双向发力:一方面,普及科学常识,破除“防晒焦虑”“碳水恐惧”等健康误区;加强不良广告审查,禁止医美机构制造外貌焦虑,遏制畸形审美渗透。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引导提升公众审美素养,将“健康美”纳入学校美育课程,鼓励文艺作品展现多元身体形象;媒体需发挥正向引领作用,减少对“白幼瘦”的过度渲染。当社会评价体系不再单一标定“白瘦幼”为美,当每个人都能坦然接纳自己的原生状态,才能真正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健康生态。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