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正文

优化“个转企”政策重在消除难点堵点

2025-07-04 07:53:17

作者:冯海宁

  □冯海宁

  个体工商户想要转型升级为企业,现在更方便了!市场监管总局等9部门7月3日联合出台《关于推进高效办成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加大培育帮扶力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推动“个转企”一件事高效办成。(7月3日央视新闻)

  所谓“个转企”,是指将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在各地或优化办理流程或推出扶持措施的推动下,已有不少个体工商户成功转型为企业。此次国家层面出台《指导意见》,显然为“个转企”注入更大动能。

  很多个体工商户之所以愿意转型为企业,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个转企”有诸多好处。比如在法律责任、获取资金、吸引人才、发展空间方面,企业比个体户更有优势;二是,转型成本降低了。过去,“个转企”限制条件较多,但近年来条件明显减少。

  但还有部分个体工商户“转企”积极性不高,是因为在现实中遇到不少难点、堵点。比如转型后税负成本增加,让部分个体户望而却步。据悉,转型后企业需缴纳25%的所得税,而作为个体户月营业额2万元以下免征营业税。另外,规范建账增加经营成本。

  再如,转型后名称字号使用受限。不少个体工商户在长期经营中已积累一定品牌知名度,但“转企”时面临字号使用困境——系统常显示其原字号已被其他市场主体注册,需重新申请新名称。这影响到部分个体户“转企”积极性。

  另外,由于一些地方部门之间信息不畅通,也给申请人带来了麻烦。此前,有人反映程序复杂、费用较高等问题制约着“个转企”。只有完全梳理难点堵点并予以消除,才能调动经营者积极性,让“个转企”成效更显著。

  从《指导意见》来看,消除了不少难点堵点。譬如:符合要求的,保留其字号和行业或者经营特点,这解决了部分个体户对转型后名称字号使用受限的担忧;加强涉税信息共享,也能避免信息不畅带来的麻烦;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则有望解决税负增加之忧。

  换言之,《指导意见》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而且,文件详细程度远超预期,既覆盖了经营者已察觉的痛点,更预判并解决了潜在诉求。这种“双向覆盖”的政策制定态度,为“个转企”注入信心。

  政策善意的落地见效,还需要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形成合力。尤其是,经营者在参照《指导意见》完成“个转企”后,其税负成本与经营成本是否会出现不降反升的情况,将成为影响政策实效的重要因素。唯有切实降低转型成本,方能真正激活经营者的转型动力。

  所以,优化“个转企”办理流程与帮扶措施的关键,在于消除转型过程中的难点堵点。这既需要相关部门强化对“个转企”后经营成本的动态监测,必要时精准施策降低转型负担;同时,也应尊重部分“百年老店”经营者或具有长期经营意愿的个体户的选择,避免“一刀切”。

  事实上,绝大多数个体工商户都怀揣着将“小生意”发展为“大事业”的愿景,而优化“个转企”政策恰为其提供了实现跨越的阶梯。由此来说,《指导意见》的出台将有效增强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的动能,助力更多经营者提升市场竞争力。需要强调的是,对于选择维持现状的个体工商户和已完成转型的企业,政策支持仍需持续跟进。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