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泉声 > 正文

“按斤称”的雪糕,让“厚道鲁商”更有分量

2025-06-30 13:44:23

作者:肖明君

  □肖明君

  近段时间高温天持续“霸榜”,冷饮市场迎来销售旺季。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当下济南雪糕市场呈现出鲜明特点,口味创新与怀旧元素相结合,社区团购这一新兴购买模式成为市民新宠。更值一提的是,济南老字号群康今夏推出全国首创的小规格、独立包装冰糕按斤称重销售模式,价格约18元一斤,自推出后便迅速引发消费者追捧,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超千万。 (6月24日《济南日报》)

  一堆五颜六色的雪糕被一股脑儿倒进电子秤盘,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雪糕自由”?还别说,这是济南人消暑特有的范儿,雪糕“按斤卖”!

  比起动不动就来一波贵族式消费的“雪糕刺客”,这种“加量不加价”的集约化销售方式,而且是用秤杆说话的形式,更具“平民消费”“童叟无欺”的仪式感。这个场景很复古、很厚道、很“鲁商”!济南老字号食品企业做冷饮,口味是老味道,操守也是老操守。也正是因为“雪糕按斤卖”的良心价,从而搅动了网络,意外激活了城市话题,让一场本来平平无奇的市井交易,变成了朋友圈里刷屏的“社交货币”。因为厚道,所以被分享;因为被分享,所以被关注;因为被关注,所以被消费……这是一个良好商业运作最好的闭环。“社交货币”的本质,在于它深度契合“不社交,无价值”“不分享,无意义”的当下媒体经济学要义。很庆幸,济南“按斤卖”的雪糕,就赚到了“社交货币”的第一桶金。

  “按斤卖”的雪糕,既有“济南制造”的口舌清凉感,也有“厚道鲁商”的价值传承力。有人可能会问,一支小小的雪糕,能传承什么?很多传承不在商品本身,而在商品之外,就比如济南小商铺特别在意“秤杆高高的”,习惯于给顾客“凑整抹零”,交了钱还要在袋子里“搭一份”,遇到带孩子的顾客还不忘“顺手给个小零嘴”……这些无一不是“厚道鲁商”的场景再现,无一不是商品之外涵养的体面与温存。现在,低价雪糕的回归,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老字号身上那股子没有随着岁月黯淡下去的忠厚劲儿。

  厚道是一种精明,是一种高情商,更是零售商业永远不能舍弃的灵魂内核。在消费形态快速演化的今天,“质价比”已然成为引领消费偏好的关键指标。很多人说,雪糕按斤卖是对雪糕的贬低,降价就是掉价,就是消费降级。对于这种说法,一方面,作为夏日消暑的日常饮品,雪糕本就不该“一贵再贵”,市场也不会一直“买贵”。济南老字号通过按斤销售的创新模式,让雪糕从奢侈品回到“口粮价”,这不是什么掉价,而是一种回归。另一方面,“涨价才是消费升级”的商业逻辑本身就站不住脚。消费升级更注重消费体验的优化,是以消费者自身体验感作为评价依据的,论斤称重的雪糕,虽褪去了贵族外衣,却成功解锁“社交密码”,引发了消费热潮。一个产品,有品质、有优惠、有话题、有流量、有粉丝……这不是消费升级是什么?

  平价雪糕的逆袭,藏着更深层次的城市文化密码。济南是一座不缺雪糕话题的城市,本地经典产品“爽”“豆排”等至今畅销不衰,单价一直坚守“块儿八毛”,早已成为城市记忆的活化石,这也正是城市老字号所彰显的时代价值。称重冰糕引发的社交狂欢,悄然擦亮了城市名片:当18元一斤的小规格冰糕在社交媒体收获千万流量,作为话题“原生地”的济南,自然也从中赚取了一笔丰厚的“社交货币”。其背后的平价逻辑,或将成为地域品牌崛起的战略锚点。类似案例在济南并不鲜见,如超意兴快餐凭3元土豆丝成就区域龙头,这既为“厚道鲁商”增添了分量,也为老济南的经典商业模式作了鲜活代言。舜网-济南日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