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为收费行为立规矩,助力平台经济走稳走远

2025-05-26 08:44:32

作者:陈广江

  据新华社5月25日消息,为规范网络交易平台向平台内经营者收取佣金、抽成、会员费、技术服务费、信息服务费、营销推广费等收费行为,维护平台内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了《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平台经济的崛起重塑了现代商业模式,数以千万计的商家通过数字平台与消费者连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经济活力。然而,繁荣背后也暗藏隐忧,部分平台收费名目繁杂、规则模糊、随意转嫁成本等问题,让中小商家陷入“隐形负担”的泥潭。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指南》,正是针对这些痛点开出的“药方”,为平台经济的长远发展划出清晰边界。

  平台收费乱象的根源,往往在于规则缺位下的权利与责任的失衡。一些平台凭借流量优势,对入驻商家收取高额佣金、技术服务费,甚至巧立名目重复收费。商家若想获得推广资源,常需额外支付营销费用,而这些费用未必与服务质量挂钩。更隐蔽的是,平台可能通过修改规则单方面转嫁成本,商家因议价能力弱只能被动接受。这种不对等关系若长期存在,不仅损害商家利益,最终也会反噬平台生态。

  《指南》的价值,在于将原本模糊的灰色地带转化为可执行的规范。它要求平台收费必须遵循公平、合法、诚信三大原则,如同为市场交易铺设“红绿灯”。比如,平台需公开所有收费项目与标准,修改规则前必须公示并征求意见,历史版本需保存三年以便追溯。这些措施直击“信息不透明”的顽疾,让商家在入驻前就能清晰预判成本,避免事后陷入“规则陷阱”。此外,《指南》明确禁止重复收费、强制捆绑销售等八类不合理行为,相当于为平台列出“负面清单”,商家若遭遇此类问题,维权将有据可依。

  规范收费行为并非限制平台发展,而是引导其回归服务本质。中小商家是平台生态的基石,其生存状况直接影响行业健康度。《指南》鼓励平台通过灵活定价、费用减免等方式减轻商家负担,这看似是“让利”,实则是“共赢”。以餐饮外卖平台为例,若佣金比例过高,商家可能被迫涨价或降低食材质量,最终导致消费者流失。反之,合理的收费结构能帮助商家维持利润,持续提供优质服务,平台的口碑与用户黏性自然提升。

  立规矩的终极目标,是构建平台与商家共生共荣的生态。《指南》的出台,标志着监管从“事后纠偏”转向“事前预防”,从“被动灭火”升级为“主动筑堤”。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需要经历规范化的阵痛。唯有以规则护航公平,以透明换取信任,以责任赢得尊重,平台经济才能穿越周期波动,真正行稳致远。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