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集中供冷:城市节能降温新思路

2025-05-16 09:07:25

作者:郭元鹏

  近日,济南气温逐渐攀升,记者自济南能源集团所属济南市冷热联供有限公司了解到,济南将于5月15日起,开启夏季集中供冷。冷热联供公司供冷范围涵盖齐鲁大桥、起步区山大二院、都市阳台、城投环贸中心、能源集团产研基地等诸多区域。 (5月14日《济南日报》)

  相比集中供暖,不少人对“集中供冷”这种新的供能方式还不了解。集中供冷,新颖的供能方式实则蕴含城市发展的深层智慧——既有绿色低碳的“风度”,又饱含民生关怀的“温度”。从“集中供暖”到“集中供冷”,不仅是供能方式的拓展,更是城市迈向高效、智慧、低碳未来的重要一步,为生态社会建设注入新动能。

  集中供冷的“风度”,体现在其对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环境的友好守护。传统分散式制冷设备能耗高、噪音大,且造成电力供应峰谷矛盾突出。而集中供冷通过区域化布局制冷站,利用大型制冷机组集中供能,不仅可以实现错峰降容,降低电力负荷压力,还能集约用地、减少设备重复投资,从源头上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此外,其制冷介质循环使用、余热回收等技术,能有效减少碳排放,契合“双碳”目标,彰显城市绿色发展的责任担当。这种规模化、集约化的供能模式,正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破解能源与环境矛盾的创新方案。

  集中供冷的“温度”,则落脚于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医院、学校、写字楼等高密度区域夏季制冷需求旺盛,传统空调不仅成本高昂,还存在制冷不均、维护困难等问题。集中供冷通过统一调控、智能管理,为用户提供稳定、舒适的制冷服务,有效改善公共空间环境。同时,其按用量计费的模式,避免能源浪费的同时也降低了用户成本,让企业和居民切实享受到便利与实惠。这种以民生为导向的供能方式创新,让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众,传递人文关怀。

  值得注意的是,集中供冷的推广并非一蹴而就。尽管我国早在2000年就已鼓励发展,但受制于管网建设成本高、群众认知不足等因素,普及进程相对缓慢。济南从2022年开始探索集中供冷模式。未来,还需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公众对集中供冷的认知与接受度;同时,优化供能服务流程,建立健全应急保障机制,确保供冷安全、稳定、高效。

  集中供冷的背后,是城市治理智慧与发展理念的升级。这项创新供能方式不仅能为城市降温,更能为绿色发展升温、为民生幸福加码。期待更多城市推广这一模式,让集中供冷成为绿色生活的标配,绘就宜居发展的新图景。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