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年人乐享健康,摸清体质“家底”是关键
2025-05-16 09:03:24
作者:唐传艳
国民体质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老有所养,实现老有所健,科学管理老年群体体质,让其享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我国《“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协同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不断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稳步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有鉴于此,《光明日报》记者近日会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在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当前我国老年群体的体质管理现状,以及值得关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5月15日《光明日报》)
这次联合调研,基本上摸清了目前我国老年群体的体质“家底”。比如,我国60—79岁老年人正面临“超重肥胖”与“低体重”的双重健康威胁,全国每10位老年人中就有近6人存在体重异常问题。此外,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数据显示,60—79岁老年人经常锻炼的比例达26.1%,而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仍保持14.7%的活跃参与率,与2014年相比,这两个年龄段参与率均提升超10%。在运动项目选择上,老年人健步走以41.6%的占比成为首选。
掌握了老年群体的体质现状,对于促进老年人健康大有好处。老年人喜欢什么样的运动,就围绕这类运动提供优质服务;老年人面临哪些重大健康风险,就针对这些风险开展工作。只有心中有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由此看来,摸清老年人体质“家底”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针对性地展开行动,将“知情”变成“敏行”。其中最重要的是,突出的短板要优先补齐,资源紧缺的领域要加大投入。比如,针对老年人健身设施“供需错配”、老年人健康管理专业服务人才缺乏严重、老年人对智能手环等数字难以掌握等突出问题,都应该列入到问题清单当中,并通过实际行动,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提供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清单。
还要看到,促进老年人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针对调研结果采取直接举措之外,其他配套举措也要做好。在政策层面,一旦时机成熟,可探索将老年人体质测评与运动干预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在信息科技方面,应加速整合电子病历、运动手环、社区体测等数据的融合与共享,比如可利用AI算法预测跌倒风险,并推送个性化训练视频等。将老年健康管理课程纳入职业教育体系,则有利于为养老领域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只有直接和间接举措都做好了,针对老年人的体质摸底才真正成为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的重要依据。
推进适老化改造、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加大老年产品的研发力度、构建多元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医养高效融合等,近年来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有力举措不断推出。相比之下,健康最为重要。对老年人开展体质调查,进而强化体质管理,让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普遍得到提升,才能让“健康”成为老年人幸福晚年拼图上最耀眼的一块,让老年人不仅更加长寿,而且还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