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健康证”乱象危害公共安全
2025-05-13 08:58:54
作者:

黎青 作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厨师、外卖员、护工、月嫂等从业人员,每年都至少要进行一次相关传染病的筛查,并办理健康证,才可以上岗工作。但在一些地方,办理健康证的体检过程中,存在种种违规情况,规章制度形同虚设。(5月12日央视新闻)
健康证,本是守护公众饮食、服务等领域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关乎着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然而,近期曝光的多地“健康证”办理乱象,却让这道防线漏洞百出,公共安全存在严重隐患,令人触目惊心。
从记者调查情况来看,体检项目缩水成了普遍现象。在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体检过程松散随意,漏检项目仍能办下健康证;沈阳康民医院干脆去掉内科检查和X光胸透;郑州金水慧慈医院甚至以理疗推销代替内科检查,用指尖采血代替必要检查。这些医院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健康证体检的规范流程。按照规定,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目录涵盖多种严重传染病,而体检项目的缺失,使得这些传染病携带者有可能混入从业队伍,将疾病传播风险直接转嫁到公众身上。
劳务中介与体检中心勾结,形成“造假流水线”,更让健康证办理乱象雪上加霜。在天津仁泰体检中心和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华晨医院,代检行为肆无忌惮,年龄、性别、样貌完全不同的人互换身份体检,医院却毫无察觉,轻易发放健康证。这种代检行为,不仅破坏健康证制度的公平性,更让那些本不符合健康要求的人得以蒙混过关,进一步加剧了公共安全风险。
更令人震惊的是,假健康证在网络上明目张胆地售卖。只需提供照片、名字、生日,花费十几元到上百元不等,就能轻松获得外观与真证几乎无异的假健康证,且能通过外卖平台审核。这种假证的泛滥,反映出部分平台审核机制的漏洞,也反映出制假售假行为的猖獗。而部分餐饮企业店长对假健康证的态度,也反映出行业监管的缺失。有的店长对新员工健康证真伪不闻不问,有的甚至表示“无所谓”,这种对公共安全的漠视,无疑是对消费者健康的极不负责。
“健康证”办理乱象丛生,背后反映出的是监管的缺失和部分医疗机构、劳务中介、从业者法律意识的淡薄。健康证制度是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制度,绝不能成为某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一方面,要加强对体检机构的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建立严格的体检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对体检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一旦发现违规行为,立即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吊销其体检资质。另一方面,要完善健康证审核机制,利用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确保健康证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强对餐饮、外卖等行业的监管,督促企业严格审核员工健康证,对违规使用假健康证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健康证”办理乱象必须得到彻底整治,这是对公众健康的负责,也是对公共安全的守护。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