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图评 > 正文

对滥用食品添加剂“零容忍”

2025-05-08 08:37:11

作者:冯海宁

黎青 作

  近日,国务院食安办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综合治理方案》,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综合治理行动。 (5月7日央广网)

  作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本无“原罪”,但滥用问题却一直是食品安全领域的隐患。

  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告称,检出21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等问题;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通告也显示,检出8批次不合格食品,不合格项目涉及食品添加剂超标等。这表明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依旧突出,须用“组合拳”整治。

  从《方案》可知,此次治理涉及十大重点任务,将全面加强食用农产品生产、食品和食品添加剂进口检验等源头治理,强化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以及在食品生产加工、餐饮服务环节使用监管,严厉打击化工产品冒充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开展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综合治理。

  治理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需要全社会参与。比如,消费者发现商家滥用食品添加剂,可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知情人士要勇于揭露和举报;行业企业要对不正当竞争、“害群之马”说不;食品行业协会要对会员企业加强行业自律等。换言之,治理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社会参与程度。

  但治理的关键力量是各级相关部门。比如食品添加剂是否超标,普通消费者缺乏专业检测手段,而媒体调查发现多数检测机构不接受个人送检,这种困境亟须相关部门加大抽检覆盖面和频次,并依法严惩违规行为。

  再如,商家滥用食品添加剂多发生在看不见的角落,只有内部知情者才能提供问题线索,这需要有关部门鼓励社会举报,既要畅通举报渠道、保护举报人信息,也要根据违法情节给予举报人相应奖励。市场监管总局已会同财政部制定举报奖励办法和企业内部举报人举报实施奖励公告,要用奖励激活社会监督。

  据专家介绍,很多食品添加剂都是有毒的,有的还是剧毒。但是在食品当中不超过最大使用量,对人体就没有危害。那么,商家是否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就很关键。食品安全治理不能仅靠商家自律,必须通过严格执法、源头治理和全链条追溯,形成遏制食品添加剂滥用的法治化长效机制。

  另外,通过鼓励创新去纠偏对食品添加剂过度依赖。如,通过鼓励改进食品加工和包装方式延长销售周期,可减少添加剂用于防腐。还可鼓励企业尽量少用食品添加剂、消费者选择添加剂少的食品,以重塑健康食品文化。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