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一票游多日”一举多得
2025-05-06 09:21:25
作者:张国栋
这个“五一”假期,游客发现很多景区有了新变化。现在,国内许多景点都开始实行“一票游多日”的制度。即购买一张门票后,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多次到景区内游玩,打破了传统门票“仅当日有效”的惯例,满足了人们深度游玩的需求。(5月4日光明网)
相比传统门票“仅当日有效”,“一票游多日”创新之举,不仅让游客告别“走马观花”,得以沉浸式感受景区魅力,契合了游客对深度游览的需求,也是景区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的尝试,可谓一举多得。
一方面,“一票游多日”让游客既不再受限于门票“仅当日有效”的不足和遗憾,也可以不再像以前一样“特种兵”似地赶时间、赶节点,完全可以沉浸式体验。另一方面,“一票游多日”还能增加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带动景区内餐饮、住宿、交通、文创产品等二次消费,提升景区综合收益,让景区从“门票经济”向多元化“链式经济”转型。以广西黄姚古镇景区为例,游客在景区的平均停留时间从4小时延长至10小时,带动了当地食宿消费增长20%。更重要的是,实行“一票游多日”,于景区自身而言,也是一种自我加分,让景区赢得了好口碑。
进一步来看,实行“一票游多日”制度表面是门票时效的调整,实质是营利模式的重构。长期以来,国内景区深陷“门票依赖”。2018年3月,《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着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但受制于资源禀赋差异,转型进程一度缓慢。如今“一票游多日”的推行,正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举措和有效抓手。通过延长门票使用周期,游客得以深度体验景区及周边配套服务,进而带动餐饮、住宿、文创等多元消费显著提升。
当然,制度创新背后,挑战同样不容忽视。比如,部分景区智能核验系统尚未完善,人工查验导致客流高峰期效率低下;再比如,多日游对业态丰富度提出更高要求,能否提供夜间游览、亲子研学等差异化项目,成为留住游客的关键。
从“到此一游”到“深度体验”,从“门票依赖”到“产业协同”,“一票游多日”以看似少赚钱的支点,撬动了地方发展文旅产业提振消费的经济大账,更是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场“门票变革”,考验的不仅是景区的制度创新勇气,更是其整合资源、运营场景、协同产业的综合能力。期待更多景区加入改革行列,努力让游客“慢下来”,让文旅消费活力持续释放。舜网-济南日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