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别让非馆方讲解给“博物馆热”添乱

2025-05-06 09:19:47

作者:王琦

  □ 王琦

别让非馆方讲解给“博物馆热”添乱

黎青 作

  这个“五一”假期,河南博物院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量游客,3日晚,河南博物院发布郑重声明,表示馆方注意到有不少观众因在第三方平台购买所谓讲解加门票服务导致无法入馆,此类现象已严重影响公众合法权益和良好参观秩序,馆方已委托法律顾问予以取证。(5月4日《扬子晚报》)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闲暇时光走进博物馆,去感受历史的厚重沉淀与文化的独特魅力。但在这股热潮涌动之际,讲解难题却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五一”假期,包括河南博物院在内的多家博物馆纷纷发声,警惕非馆方讲解损害消费者权益。显然,非馆方讲解问题并非个例,已然成为博物馆亟待解决的难题。

  非馆方讲解服务问题颇多,从消费者权益层面来看,一些机构以“购买讲解服务即可保证进馆”为噱头,吸引消费者上钩,将本应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变成了他们谋取私利的工具。消费者支付费用后,不仅可能遭遇机构毁约、讲解时长严重不足、定价随意且毫无标准、虚假宣传等糟心问题,而且在权益受损后,还可能将投诉的矛头指向博物馆,给博物馆的正常运营带来不必要的困扰与麻烦。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而言,部分所谓的“野生讲解员”缺乏正规培训与制度约束,在讲解过程中常常将文物讲解胡编乱造。游客非但无法从他们那里获取真正的文博知识,反而可能对历史产生严重误读。这种不规范的讲解行为,对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面对非馆方讲解带来的种种乱象,规范管理迫在眉睫,而规范的关键在于疏堵结合。

  所谓“堵”,就是坚决治理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野导”“野讲解”。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售卖博物馆门票和讲解服务的行为,对违规的第三方平台、商家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提高其违法成本,从源头上遏制非馆方讲解的泛滥。同时,博物馆自身也应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及时发布购票和预约讲解的官方渠道信息,提醒观众警惕虚假宣传,谨防受骗。

  所谓“疏”,则是要积极鼓励规范的社会讲解力量参与文化传播。博物馆可以积极探索讲解服务运营管理模式,在自身讲解员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与高校、社区等开展合作,培训一批高素质的志愿讲解队伍,以此缓解讲解员紧缺的问题。此外,对于符合条件的社会讲解机构和个人,博物馆可以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与他们开展合作,共同为观众提供丰富、专业的讲解服务。

  博物馆作为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在“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的当下,我们绝不能让非馆方讲解给这一热潮添乱。只有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规范博物馆讲解市场,才能让观众在博物馆中获得更优质的参观体验,让历史文化得到更准确、更广泛的传播。舜网-济南日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