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泉声 > 正文

手造华章|从“山东手造”看传承中的变革智慧

2025-04-24 12:58:30

作者:寒笑

  在山东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世代相传的非遗技艺如同明珠般璀璨。无论是精巧的木工榫卯,还是生动的民间剪纸,每件手工艺品都凝聚着匠人数十年练就的匠心。近年来,山东大力实施“山东手造”推进工程,通过建设非遗工坊、开发文创产品、搭建电商平台等举措,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真正实现了让传统技艺活在当下、走进生活。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山东手造"承载的不仅是手艺人的指尖温度,更是一方水土的文化基因。从鲁班锁的榫卯智慧到龙山黑陶的淬火之道,从章丘铁锅的锻打技艺到周村丝绸的细密经纬,每一份手造都镌刻着“器以载道”的东方造物哲学。代代匠人以敬畏之心守护技艺传承,更以开放姿态推动创新发展。这些深植民间的技艺密码,正在新时代转化为产业升级的密钥,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取舍,而成为激活文化生命力的源泉。

  作为齐鲁文化的活态载体,山东手造以传统技艺为基,借数字技术为翼,在守正创新中书写着文化自信的新篇章。从蒙阴山村的“煎饼花”登上国宴,到淄博陶瓷化身全球设计师追捧的“国潮”单品,再到肥城桃木雕从“烧火棍”变身为年产值过亿的富民产业,山东手造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千年文化基因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更使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成为融合研学、展销、数字体验的文化地标。

  山东手造的独特魅力,在于让传统技艺真正走进当代生活。潍坊风筝匠人在保留竹骨绢衣核心工艺的同时,将智能芯片植入风筝骨架,使千年技艺与现代科技自然交融。淄博陶瓷产业的转型更具代表性。工匠们在传承古法烧制技艺的基础上,创新开发出兼具实用与美学的现代器皿,让古老窑火淬炼的器物,既装点着寻常百姓的餐桌,也作为文化符号登上世界舞台。这般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故事,正在齐鲁大地连缀成篇。

  山东手造正探索出一条传统工艺振兴的新路径——不是简单复刻历史,而是以现代需求重新激活文化基因。当传统手艺突破地域限制,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动能,这份源自匠心的创造力,正在书写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篇章。自"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以来,传统工艺深度融入现代产业链条,非遗工坊嫁接智能生产,传统纹样赋能工业设计,乡土技艺激活县域经济。这种"守正创新"的实践,既延续了"器以载道"的造物智慧,更构建起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的共生系统。当历史文脉转化为发展动能,当匠人精神遇见数字革命,山东手造正以创造性转化重塑文化经济新范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提供鲜活注脚。

  这些鲜活的实践印证:守住手艺的魂,创新发展的路才会越走越宽。正如潍坊风筝匠人所说:"竹篾扎的是老祖宗的心气,芯片装的是子孙们的天地。"这份传承中的变革智慧,正是山东手造最深厚的底气。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