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取消“仅退款”,是反内卷的必然
2025-04-24 11:27:50
作者:
坦白说,这一消息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仅退款”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但是这一规则的设计逻辑过于理想化,低估了人性的复杂,在现实中很容易被滥用。不少人通过虚构理由申请仅退款却不退货,导致商家频繁损失商品和货款,甚至发展出了专门“薅羊毛”的灰色产业链。
此前媒体曾报道,有农产品商家每月需处理200多笔仅退款订单,损失超过总收入的10%。有商家把“羊毛党”告上法庭,有商家千里追踪“白嫖党”,这背后都是大量的心力和成本。
调查数据也显示,品牌店铺的退货率从2021年的24%涨至2024年上半年的35%,有电商平台的退货率更是一度高达60%。商家因恶意退款起诉的案件激增,“仅退款”衍生的社会成本不断外溢。
“仅退款”规则被滥用,也很容易让商家陷入低价竞争,进而导致商品和服务质量下滑。而且,过度“偏袒”消费者,还可能导致商家与用户之间产生信任裂痕,平台形象也会因此受到影响。长期来看,“仅退款”带来的行业内卷,没有赢家。
去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前不久,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明确表示,会对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造成商户货款两空的突出问题进行治理。
买卖的要义在于公平,平台的主要价值就在于提供公平的交易环境。“仅退款”的四年实践,证明平台、商家和用户三方难以实现共赢的平衡,商家处于明显不利的位置。
事实上,消费者需要的也不是被过度“讨好”,而是货真价实的商品、耐心贴心的服务。如果发现货不对板或商品质量存在问题,能够顺顺利利完成退货退款,也就没必要再设置一个“仅退款”选项。
科学、合理的平台规则,是营商环境的一部分。而平台规则的完善,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不只是“仅退款”,诸如“价格战”等现象近年也不时出现。各大企业、平台要反内卷,还是要转向价值创造,通过技术创新、制度优化和品牌升级去提升竞争力,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共成长的行业生态。 (澎湃新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