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药不同价,药价迷局亟需“破局”
2025-04-22 09:52:52
作者:江德斌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有参保人告诉记者,在一些定点零售药店购药时,药价不仅高于医院,甚至比电商平台贵两到三倍。此外,不同定点零售药店之间的药价差异也较大,让人感到困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价格差异?受访专家认为,药品定价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药价差异源于运营模式、成本管理水平、监管政策等方面的差异。 (4月21日《工人日报》)
同一种药品,为何在不同的销售渠道,零售价格差异如此之大?药品价格迷局背后,折射医药市场复杂的利益格局与监管困境。当治病救人的药品成为市场逐利筹码,究竟谁在药品定价的迷宫中受益,谁又在为这场博弈买单?
目前来看,在三种主要渠道里,公立医院采取“零加成”模式,互联网药店运营成本较低,二者都具有价格优势,而定点零售药店的药价最高,也是令患者困惑的地方。
定点零售药店拥有自主定价权,药店在价格策略上更灵活,但也导致价格的不透明。值得关注的是,药品流通环节的“灰色链条”仍未完全斩断,多级经销商层层加价,部分药店与厂商形成价格同盟,共同推高药品售价。“暗箱操作”的存在,使得药品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时经历了多个环节,价格也翻了数倍之多。
而且,医保定点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异化。一些药店获得医保资质后,不是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务参保人,而是将其视为提高药价的工具。部分地区对定点药店的监管流于形式,价格监测机制形同虚设,动态调整机制反应迟缓,导致同一城市不同定点药店间药价差异显著。更令人忧心的是,部分药店将医保基金视为“唐僧肉”,通过虚高药价、串换药品等方式蚕食公共资金,不仅加重了患者负担,亦造成医保基金被浪费。
破解药价迷局需要系统性改革。首先应当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推动医保支付标准与市场实际价格联动,压缩不合理利润空间。其次须强化对定点药店的动态监管,建立药品价格“红绿灯”预警系统,对异常高价及时干预。医保部门还可推动更多定点零售药店参与集采,帮助其降低采购成本,缩小药店与医院间的药价差距。同时,需要重构药品流通体系,减少“赚差价”的中间环节,推动“厂店直供”模式,让药价水分蒸发掉。
健康权是最基本的民生权利,药品不能异化为牟利工具。面对药价乱象,既需要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供需,更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维护公平。只有当监管之光照亮药品流通的每个环节,当制度设计真正以患者利益为核心,将药品价格晒在阳光下,老百姓才能走出药价迷局,在任何一个渠道购买药品时都不再感到困惑与不安。舜网-济南日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