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文旅竞赛的下半场,拼的是什么?

2025-04-09 09:17:02

作者:李明

  4月8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在一列“特别”的列车车厢内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一个重磅消息传出——“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将于4月10日正式开行。这列特别的列车就是新闻主人公自己——由省文化和旅游厅、国铁济南局、山东铁投共同打造的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需求的特色旅游列车。

  据介绍,该列车由15节特色车厢组成,包括3节硬座车厢、2节娱乐功能车厢、2节餐饮车厢、2节软卧车厢、5节硬卧车厢和1节发电车。“齐鲁1号”旅游列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串联了很多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这组车经过11个市22个站点,沿线有200多家景区,既有“一触即达”的景区,也有藏于“深巷”的美景。既有泰山、台儿庄古城这样的5A级景区,也有一些不为游客熟知的小众化景区和乡村旅游景点。

  眼下,包括出行在内的旅游体验越来越被旅客视为一条整体的性价比链条。如果把这些年来文旅出圈之路总结复盘一下,我们会发现一共经历了三个层级:

  上场拼的是宣传,从渴望占据传统媒体的报道版面,到吸引自媒体博主们的打卡宣传,甚至各地文旅局局长不惜亲自化身网红,这个阶段文旅工作的发力点就是对“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焦灼感;中场拼的是情绪价值,从示好南方小土豆的冻梨到王婆说媒里台上台下的情景交融,当景色本身“大同小异”时,情绪价值就成为各个景区差异化竞争的撒手锏;而下半场,就是在旅客历尽繁华的视觉、味觉刺激后,以最朴素也最有力的方式做服务——是舒适且优美的列车,是不再拥挤的厕所,是不再担心“刺客”的民宿,是生而为人的仪式感,如此这般对旅客最平凡最长情的告白,也最需要耐得住性子做“诗外的功夫”,这显然是一项需要久久为功的工程。

  从低廉的票价、“怀旧但不陈旧”的车身设计、车厢内随处可见的文化元素,到沿线170多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推出包括大门票、交通、二次消费等多种类型的列车联动优惠以及340多家星级饭店和旅游民宿推出900多项优惠措施,再到沿线22个站点开通达重点景区的旅游专线、近百家景区可由公交系统连通火车站,还有全省各大旅行社即将推出200多个旅游列车主题线路产品......“齐鲁1号”所带来的启发是文旅竞赛的下半场就是要求文旅部门以共情视角,以面面俱到的体贴替代游客事无巨细的劳碌,真正把陌生异乡变精神故乡。

  而相比局长出圈、流量经济,打通区域间的壁垒,串起各个景区和经营主体的脉络,保障好最基础的服务,相比流量场里一夜成名的“波澜壮阔”,做好这些日常的、琐碎的、微小的事,让旅客在奔赴目的地时的“人在途中”也成为一种风景,而不是一种白白消耗的成本,显然是题中之义。因此,当下文旅出圈最要紧的不再是机会,而是准备,是在人潮汹涌前地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

  “齐鲁一号”所折射出的创新模式,与业界既往的创新形式有所不同。相比起大开大合的破与立,如何排列、重组既有资源并让其发挥出新的生命力更考验文旅部门的火候。而这所显示的就是一种长期主义思维方式,首先是要对属地文旅资源的熟稔,但不能止于一草一木,一区一域,而是要有通盘考量的思维,要把眼前的一草一木放诸到旅游业的满园春色中,把属地的一区一域放诸到山河万里的旅游版图中,要有互利共赢的“大家”思维而不只是贪图一时之利的“赢家”思维。

  202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而从“快进慢游”到“慢旅深游”,“齐鲁一号”的蓄势待发,正是作为旅游大省的山东向旅游强省的进阶——泼天富贵后必须是泼天的清醒,流量的热度伴随的必须是城市的人文温度。

  文旅当然要“卷”,但这种“卷”不能是基于浮华,而是基于实际。与其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干吆喝”,倒不如立足实际,打破孤岛效应、盘活既有资源,串联起更多热情,让本土的窖藏成为市场的新宠,把流量真正转化为存量。

  风从海上来,客自心间留。滔滔运河的千帆竞发,泰山之巅的红日初升,夕阳下明湖游船的渔舟唱晚,春苗田间的欢声笑语,山间民宿外的静默古松,陌生人与本地人的善意,这些迷人的风物和热诚好客的山东,都将打包进一列春日的列车里。而在交通如此便利的今天,可以奔赴万里的列车并不稀奇,唯有服务的真诚才能把你我连接在这片真诚的土地上。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