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跑腿接送孩子,有创意但得慎行
2025-04-02 08:04:45
作者:王 琦

黎青 作
近日,一则“喊跑腿接送孩子”的短视频在抖音平台火爆出圈并引发效仿热潮,不少家长为图便利,尝试通过跑腿服务解决孩子上下学无人接送的难题。宁波市消保委3月31日发布风险提醒,明确指出此类行为涉嫌监护失职、合同失效及非法营运等多重法律风险,并呼吁家长停止这一危险操作。(4月1日《宁波日报》)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跑腿服务以其便捷性深受人们喜爱,从代取物品到代办事务,几乎无所不能。然而,当跑腿服务涉足接送孩子这一领域时,却引发广泛的争议和担忧。将接送孩子的责任交给陌生的跑腿骑手,不仅悖离人情常理,更涉嫌违法。
孩子的安全与健康始终是家长最牵挂的事情。然而,当家长选择将接送孩子的重任交给素未谋面的骑手时,这无疑是一种监护责任的严重缺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对未成年人承担监护职责,其中首要的就是保障其人身安全。将孩子交给陌生的骑手,家长如何能确保孩子的安全无虞?一旦发生意外,家长又将如何自处?
从法律层面剖析,“喊跑腿接送孩子”的行为确实涉嫌多重法律风险。对于骑手而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客运经营,即构成非法营运。骑手若私自接单接送孩子,不仅可能面临行政处罚,还可能因超速、违规驾驶等行为导致未成年人受伤而承担侵权责任。
对于平台而言,若未将“接送人员”纳入经营范围却默许骑手接单,可能因超范围经营而受到行政处罚。同时,平台对骑手的培训、监管缺位,可能构成“明知或应知”的责任,从而在事故发生时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此外,若平台未明确禁止此类服务,骑手的行为可能被认定为职务行为,平台亦需承担连带责任。
对于家长而言,委托资质缺失的骑手接送孩子,无疑存在监护失职的风险。若接送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儿童走失或意外伤害,家长可能因未尽到审慎义务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甚至面临监护权被司法干预的严重后果。
面对接送孩子的难题,家长应当理性选择,将孩子的安全与成长放在首位。宁波市消保委的呼吁值得每位家长铭记于心。广大家长应优先选择正规校车或具备资质的托管机构;如确需委托他人接送孩子,应签订书面协议并仔细核实受托人的资质。
同时,平台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完善用户协议,明确禁止接送人员的服务;通过技术手段拦截违规订单,加强对骑手的合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跑腿服务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运行,避免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喊跑腿接送孩子”这一现象虽然看似解决了家长的燃眉之急,却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和隐患。作为家长和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责任感,为孩子的安全和成长负责。相关部门和平台方也应加大监管和规范力度,携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