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堂食外卖”的监管死角谁来盯守?
2025-03-21 08:15:23
作者:冯海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意见》指出,加强网络订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市场监管部门要会同工业和信息化、网信等部门对存在食品安全严重违法情形的平台依法处置。推动平台和商户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和社会监督。(3月20日央广网)
《意见》对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完善食用农产品协同监管”“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审查”“加快建立食品贮存监管机制”等共计九条二十一项具体措施。其中,在“加强网络订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部分,提出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和社会监督,这对外卖消费者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意味着外卖食品将会更安全。
目前,提供外卖餐饮服务的商家分两种情况,一种可堂食,一种无堂食。由于前者门店基本临街,且实施明厨亮灶,食品安全相对有保障;而后者往往藏身居民楼,甚至成为“影子外卖”,因社会难监督、监管难覆盖,食品安全问题相对较多。如某地最近对辖区内42家无堂食外卖店开展集中检查,立案处罚2起,责令整改20家,可见问题外卖占比极高。
无堂食外卖存在不外乎三个原因:法律法规无禁止,意味着无堂食外卖不违规;商家为了节省房租、办照等成本,选择偏僻地段和场所搞一店多照,同时也是为了躲避社会监督和行政监管。2018年实施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具有实体经营门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但对外卖有无堂食没要求。
虽然法规允许无堂食外卖存在,但不等于这种外卖就可以逃避监管监督。因为“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就容易滋生弊病。从被查处的无堂食外卖来看,一店多照、后厨卫生脏乱差、食品存放不规范、防蝇鼠设施缺失、用过期食材加工餐食、员工健康证过期或无健康证等,几乎是这类外卖的共同“画像”,这给外卖食品安全埋下了诸多隐患,亟待加强监管。
《意见》提出,推动平台和商户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和社会监督,就是针对问题量身定制的治理措施。因为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后,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监管者都可以远程监督,使无堂食外卖店没有机会在后厨“作弊”,效果可期。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不定期突击检查、强化外卖平台责任,并鼓励外卖骑手检举。
即便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也可能存在监管“死角”。这就需要各地监管部门对无堂食外卖店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档立卡,做到全面掌握,还应该随时开展现场检查,以防止某些监控设备失灵。作为外卖平台,既要对新入驻的外卖餐馆加强审核,也要对已有无堂食外卖店加强巡查核实。总之,有关部门要完善监管责任,平台要履行平台责任。
不管无堂食外卖店藏得多深,都需要外卖骑手进行配送,所以鼓励外卖骑手举报问题无堂食外卖店,应成为一项重要工作。过去就有某些外卖骑手举报问题外卖商家,扮演了“吹哨人”角色,今后更要发挥外卖骑手的监督作用。即在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基础上,通过强化监管责任和平台责任并鼓励骑手举报,消除外卖食品安全“死角”。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