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8盒总共46颗,网售蓝莓岂能让人倒霉

2025-03-12 07:44:38

作者:冯海宁

  3月9日,多位网友反映,直播间主播称69.9元可买8盒蓝莓,但他们收到货却发现,每盒仅有几颗蓝莓。辽宁一位网友发布的收到的蓝莓视频显示,确实有8盒蓝莓,但一盒里面仅仅有几颗,8盒总共才46颗。10日,卖蓝莓的网店店主表示,他们只负责接单不负责发货,自己也是受害者。(3月11日极目新闻)

  蓝莓因为富含多种营养物质,销售价格相对较高,被誉为“贵族水果”。而直播间主播称69.9元可买8盒蓝莓,价格明显便宜,自然有诱惑力。所以,江苏、山东、四川等地多位网友都有了同样的遭遇。这种行为已经涉嫌消费欺诈,即商家用盒子数量诱导消费者下单,但每盒克数明显不达标,即不足标注的100克。

  这种销售行为让买家倒霉,本以为会吃到价廉物美的蓝莓,没有想到买的主要是盒子,不免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即便大部分买家向网店投诉后收到了退款,但给买家带来不适感,并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这让人联想起近年来频频被媒体曝光的“电商专供”商品,共同特点是,与公开宣传相比,规格、数量等明显不足。

  在上述“蓝莓事件”中,更令人惊诧的是,涉嫌欺诈的网售蓝莓的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不明不白的坑人链条,即网店所卖的蓝莓,是身份不明男子来找主播推广的,在其背后还有招商团、招商团长。据说,某短视频平台有很多这样的招商团。招商团作为网店和产地的“中介”不是不可以,但让问题变得复杂化了。

  也就是说,网店宣称,顾客买4盒蓝莓就送4盒,到手共8盒,每盒100克,总重800克,总价为69.9元,而买家实际收到的蓝莓是8盒总共46颗,这究竟是网店涉嫌虚假宣传、欺诈买家,还是“中间商”在搞鬼,或者是蓝莓产地故意为之,抑或是多方共同合谋?希望相关平台和有关部门深入调查,还原谁在骗谁。

  从报道来看,销售蓝莓的网店感到很委屈,已经支付了2万多元货款,却无人退钱给自己,而自己还得向买家退款,似乎是被身份不明的男子骗了。而推销这种蓝莓的男子则指向招商团长。不排除招商团长会将责任推卸给蓝莓产地。换句话说,这个销售链条上有可能存在层层欺诈,倒霉的或许不只是蓝莓的终端买家。

  但要指出的是,作为零售端的网店直接面对买家,应该对产品质量进行把关,将货源情况了解清楚,才能对买家负责,避免深陷消费欺诈、惹祸上身。但遗憾的是,上述卖蓝莓的网店并没有对产品质量尽到责任,致使买家权益受到侵害,而自己不得不退款给买家。从这个角度来说,该案例也给所有的网店上了一课。

  在现实中,很多网售农产品的店铺常常宣称“产地直销”,表明质量可靠并且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买家一般更愿意购买产地直销的农产品。但从“蓝莓事件”来看,不是每家网店的农产品都是产地直销,有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甚至不规范的中间商和供应链,一旦发生违法侵权问题,将引发一连串的纠纷,值得警惕。

  在一个健康的消费市场,无论是产地直销还是中间商提供货源,各方只有规范操作,才能避免侵权乱象。鉴于“电商专供”类商品“缺斤短两”问题频发,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损害了平台形象和电商经济,作为平台要严格规范商家行为。从监管角度而言,要对网售商品加强日常监管,对违法侵权行为必须严惩不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