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好房子”让百姓从“安居”到“乐居”
2025-03-11 08:57:33
作者:苑广阔
“大家希望住的房子层高能高一点,通风、采光能好一些,密闭性、隔音性能强一些,室内空气能够洁净、温度适宜,既不干燥,也不湿冷。”3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回答如何为人民群众建设“好房子”,引起会场内外不少代表委员热烈讨论和社会广泛关注。(3月10日《武汉晚报》)
住房问题关乎民生福祉,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需求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3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提出,要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这一目标不仅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也体现了国家政策、科技创新与生态发展的深度融合。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好房子”写入其中,明确提出要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求,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住房。这一政策导向标志着我国住房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从满足基本居住需求转向提升居住品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组织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并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将住宅层高标准提高到不低于3米。这一标准的提升不仅是为了改善居住舒适度,更是为了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和健康需求。通过政策引导和标准制定,国家为“好房子”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框架和方向,确保住房建设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好房子”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善,更是科技与生活的深度融合,科技在解决传统住宅问题方面也发挥着重要 作 用。例 如,隔 音 不 好、渗 漏、开裂、反味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居民,而通过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这些问题有望得到有效解决。同时,通过推广节能材料、优化建筑设计、采用可再生能源等手段,“好房子”可以在减少碳排放、降低能源消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人民群众对住房的需求已从单一的居住功能转向多元化、个性化。“好房子”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需求,精心设计不同户型、不同面积的住房,确保每一平方米都物尽其用、物有所值。所以说,建设“好房子”既是民生工程,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转型升级对扩内需、促消费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建设“好房子”将为建筑行业开辟新的赛道,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建设“好房子”是国家政策、科技创新、生态发展与群众期盼的交汇点。它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政策引导、科技赋能、生态优先和群众参与,我们有信心在未来建设更多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更好托举百姓的幸福生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