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拍规范化,“出片热”才能更长久
2025-02-20 09:06:34
作者:冯海宁

黎青 作
变身“格格”逛紫禁城,携手“皇额娘”一起拍母女写真;做个美美的汉服妆造,打卡“大唐不夜城”……从去景区“到此一游”,到为了“出片”去深度“沉浸式”体验,近来,“一生要出片的中国女人”话题火出圈。旅拍的火热,为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形成消费新潮流。(2月19日《人民日报》)
国内旅游业呈现持续升温局面。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比上年同期增加7.24亿,同比增长14.8%。如今游客外出旅游,不仅能开阔眼界、放松身心,还能深度体验并拍照留存。由此形成的旅拍市场日渐火热,带动了服饰租赁、化妆造型、专业摄影摄像等行业快速发展,成为新增长点。
可以说,旅拍市场供需两旺。从需求端看,不少游客认为出游一趟不容易,所以不想“浅体验”后匆匆离去,而是选择深度“沉浸式”体验。在不少景区,一些游客经过化妆并穿戴相应服饰,与风景“完美融合”,加之专业团队提供拍摄服务,这种旅游体验给人一种“没有白来”的感觉,让人回味无穷。
从供给端看,很多景区周边都形成了旅拍服务产业链。如凤凰古城涌现出旅拍店1026家,直接从业人员5000余人。从全国行情看,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已有5933家旅拍相关企业。其中,2023年增长最为明显,达2117家,同比增长272.06%。旅拍相关企业不仅满足了游客所需,也丰富了旅游业态。
不过,在“出片热”创造多赢的另一面,也有消费者反映,旅拍中存在着从业人员水平良莠不齐、传统文化被消解误读、虚假宣传、隐形消费、不规范交易等乱象。这需要通过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培养、规范旅拍服务、维护游客合法权益等针对性措施来解决,才能使“出片热”长期热下去,产生持久红利。
还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出片热”如何与部分景区禁止或限制商拍实现共存?为了拍下美照留念,许多游客会选择请专业水平高、服务质量好的商拍团队来拍照,却出现商拍服务人员和设备长时间占据最佳拍摄点、驱赶其他游客、影响景区秩序甚至损害文物等现象。于是,一些景区在入口处提示“谢绝商拍”并公布举报电话,有的景区专门设立了商拍治理岗,这些举措得到不少游客支持。很显然,景区禁止商拍与旅拍市场供需两旺形成了一定的矛盾,即禁止商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拍市场发展。还有一些景区虽未禁止商拍,但要求商拍活动先登记备案。
笔者以为,不少游客为“出片”去深度“沉浸式”体验是一种正常需求,旅拍相关企业满足了这种需求,景区景点应该给旅拍活动留出合理的生存发展空间,这对提升景区形象也是有益的。但也要看到,一些游客对商拍活动造成体验感下降表达的不满,只有兼顾这部分游客的诉求,两者才有望和谐共存。
这就需要文旅主管部门或者景区管理者,对景区内的商拍活动进行统一规范,比如对商业旅拍划出专门区域或者规定拍摄时间,并禁止商拍活动干扰其他游客正常游览等,才能避免商拍与游客发生冲突。总之,作为新兴的消费业态,旅拍满足了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并为文旅产业增添了活力,但不能纵容旅拍市场野蛮生长,只有规范才能长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