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会客厅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2025-02-19 09:02:13
作者:郭元鹏
济南市槐荫区五里沟街道顺祥街社区有个“搭把手”社区会客厅,会客厅留言板上贴满了居民们的诉求,就像一面“许愿墙”。在他们心里,会客厅就是万能的——家电维修、修裤脚、按摩、陪诊服务、自助体检……这个会客厅,挖掘了社区内生动力,也链接了社会资源,探索出了一套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治理新模式。(2月18日《济南日报》)
“搭把手”社区会客厅宛如一颗温暖人心的种子,在社区这片土壤里生根发芽,它承载着居民们的期待,凝聚着众多爱心与服务。
社区为啥要建个会客厅?又是谁来“搭把手”?顺祥街社区多为老旧小区,老年人尤其是独居老人、孤寡老人占比很高,经常有居委会志愿者背着出门不便的老人下楼、送往医院就医,于是逐渐形成了一支“搭把手”志愿服务队。2024年,“搭把手”社区会客厅正式落成,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不仅是志愿者,还有社区的居民,他们会依据“居民留言”借助自己的专长帮助解决问题。
会客厅的留言板上,贴满了居民们的诉求。从希望楼前有个雨棚遮风挡雨,到担忧储藏室的防水,从饱受噪声困扰到渴求家庭护理服务,这一块留言板恰似一面“许愿墙”,直观地展现出居民生活中的种种需求。而这个会客厅所提供的服务亦是丰富多彩,无论是日常的家电维修、修裤脚这类琐碎之事,还是陪诊服务、自助体检等关乎健康与生活品质的事项都一应俱全。社区会客厅成功地挖掘了社区的内生动力,并且巧妙地链接了社会资源,探索出了一套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一面贴满便利贴的留言板,承载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一间家门口的社区会客厅,链接着基层治理的万千气象。“搭把手”会客厅,用最朴素的“许愿墙”模式,在家长里短中破解了现代社区治理的方程式。这个充满烟火气的治理样本启示我们:基层治理的密码,就藏在居民抬脚可达的生活半径里。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社区,让基层治理既有温度,又有力量。
在“搭把手”社区会客厅未来的发展中,期待更多的居民参与进来,共同为美好的家园贡献力量。大家都能搭把手,社区会客厅就不仅仅是一个服务场所,而是充满爱的大家庭。通过会客厅,治理触角像毛细血管般渗透到社区肌理,在解决“急难愁盼”中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