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病假难请”损害职工基本权益
2025-02-18 09:04:09
作者:唐传艳

黎青 作
今年春节前夕,一波三折的请病假经历,让在河南省郑州市某企业工作的刘亚培身心俱疲。“感冒了想请3天病假,公司让我提交证明再走审批程序。”但公司不认可线上平台和社区医院的证明,要求提供二甲及以上医院的病假条。最终,由于没能提供二甲及以上医院的病假条,刘亚培的病假申请没有被公司批准。记者采访发现,现行病假制度由于规定相对滞后、长期未调整等因素,在适用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2月17日《工人日报》)
请病假本是职工的一项基本权利,有时却让患病职工感到十分为难,许多劳动者不得不在健康权益与职业发展之间作出艰难选择。部分用人单位还将病假天数与年终奖直接挂钩,甚至设置“全勤奖”等名目对请病假实施隐性惩罚。当劳动者真正需要请病假时,往往要经历繁琐的审批流程、提交详尽的就诊记录,甚至要求每日视频打卡或直播输液来确认治疗过程,很多患病职工因此望而却步,自动放弃了休病假这项基本权益。
用人单位对于职工请病假,既有难以核查的苦衷,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甚至存在故意侵权现象。在劳动纠纷案例中,确实存在个别职工伪造诊断证明、小病大养的情形。但部分用人单位采取的防范措施已明显越界,比如有的要求员工每日到指定医院复查,有的安装定位软件监控病休期间行踪。还有的用人单位通过劳务派遣、业务外包等方式规避法定义务,使劳动者在患病期间面临随时被替代的风险,因而更加不敢请病假。
破解请病假之困,首先要让病假制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我国现行《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已实施30年,难以适应新就业形态和新型劳动关系。尤其是,当前电子病历和互联网诊疗已十分普遍,请病假须“提供二甲及以上医院的病假条”等规定已不合时宜,可通过推进医疗证明电子化改革,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病历系统,让职工请病假的程序更加简便,规则也更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
对于用人单位随意克扣请病假职工的工资和绩效奖现象,则应加大劳动保障执法和维权力度。不妨建立“病假纠纷快速处理机制”,在劳动仲裁机构设立专门窗口,推行在线举证、视频调解等便企利民措施。对于恶意侵权的用人单位,除经济处罚外更应建立劳动保障失信黑名单。同时还应强化工会组织作用,推动行业集体协商签订补充协议。通过更多有力举措,进一步维护好患病职工的请假权益,让敢请假和请得到假,成为职场新气象。
完善病假制度既是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基石。当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形成合力,当法律刚性与人文关怀相互交融,“请病假难”的困境终将成为历史记忆。这需要企业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更需要全社会形成尊重生命健康的职场文化,从而让每个劳动者都能在生病时依法安心休养,在康复后能够全心投入工作,从而展现出现代职场该有的温度。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