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泉声 > 正文

读懂山东新春第一会,济南鼓足“拼”劲

2025-02-12 10:01:55

作者:董婧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春之要在首会。2月5日,蛇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山东新春第一会——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如期召开,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吹响了山东“走在前、挑大梁”的新年集结号,为全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定下基调。

  今年的山东新春第一会,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聚焦改革和创新两大关键抓手,明确了“深化融资平台和城投公司转型改革”等10项重点改革和“加力推动科技创新”等4个方面创新工作。新年开新局,新春第一会的召开,不仅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擘画了蓝图,更让人深刻感受到济南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重量级”地位。从“深化济青都市圈协同联动改革”到“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从“深化融资平台和城投公司转型改革”到“加力推动科技创新”,济南被多次“点题”,成为山东改革创新棋局中的关键落子。这份“重”,既是信任,也是责任;既是机遇,更是考验。

  过去一年来,济南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强省会建设积厚成势。在新的起点上,深化区域协同、做强创新引擎、重塑产业优势,必将进一步释放发展潜能、激活改革势能、提升城市功能,为强省会建设注入更强劲动能。

  从新春第一会看济南“新”意,既要看到底气所在,也要把握机遇所向,迈出新步伐。比如,“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被列为重点任务,并点名济南发挥带头作用,这既是对济南科教资源禀赋的认可,也是对济南创新驱动能力的期待。济南拥有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高校及多个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资源丰沛,但“纸变钱”的梗阻仍待疏通。此次改革强调“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直指痛点。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一方面是破解“不愿转”的机制僵局,赋予科研人员更大产权自主权;另一方面是打通“怎么转”的路径,搭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平台,引入市场化专业机构评估技术价值等。唯有让创新成果从“书架”快速跃上“货架”,济南才能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成为山东“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

  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谋在实处,干在实处,才能成在实处。新春第一会是新一年工作的序章,更是实干篇章。新春第一会后不久,市委书记刘强给基层党员和干部上了一堂特殊的“新春第一课”。“大家的面貌就是单位的面貌”“大家的状态就是单位的状态”“大家的作风就是我市党员作风的‘风向标’”,党员干部如果带好头当好表率,不打“糊涂仗”、不搞“花架子”、不当“太平官”,就能够带动全市干部群众锐意进取、真抓实干。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蓝图能不能实现、工作能不能落地,关键看状态、看干劲、看作风。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就是要锚定目标、干字当头,将新春第一会中的发展思路细化到具体方案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不仅要明确“为谁相会、会了什么”,更要把握“该怎么干、应干什么”,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勇毅前行。

  谋定而立行,我们有理由期待,济南鼓足“拼”劲,定能绘就高质量发展绚丽画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