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抢“哪吒故里”,不如讲好“哪吒故事”
2025-02-12 09:34:50
作者:王琦
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的火爆,哪吒这一经典IP再度引发广泛关注。然而,与电影热度相伴而来,一场关于“哪吒到底是哪里人”的争论也在天津、安徽固镇、四川宜宾等多地悄然展开。各地纷纷自称为“哪吒故里”,意图借此机会宣传本地文旅资源,吸引游客。
哪吒作为一个神话人物,其故里本就无从考证,也无需考证。各地之所以热衷于争抢这一IP,无非是看中了其背后的商业价值和文化影响力。然而,这种基于商业利益的争抢,往往忽视了对传统文化本身的尊重和保护,更可能引发一系列的文化乱象和资源浪费。
与其陷入这种无意义的争抢,不如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如何讲好“哪吒故事”上。哪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挖掘和传承的财富。
要讲好“哪吒故事”,首先需要深入挖掘哪吒文化的内涵。各地可以组织专家学者,对哪吒的传说、故事进行深入研究,提炼出其中的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讲座、展览等,引导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哪吒文化的魅力。
其次,需要创新哪吒文化的传承方式。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仅仅依靠口耳相传或者文字记载,更需要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创新和转化。例如,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哪吒主题的沉浸式体验馆,让游客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哪吒的世界;也可以开发哪吒主题的文创产品,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最后,加强区域合作也是讲好“哪吒故事”的重要途径。各地可以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哪吒文化的品牌效应。通过举办联合的文化节庆活动、旅游推广等,形成合力,提升哪吒文化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在这场“抢吒儿”大战中,我们更应该看到文化传承的危机与机遇并存。与其在争抢中消耗文化资源,不如在合作中共同推动哪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只有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繁荣与复兴。
争抢“哪吒故里”之名,不如深耕“哪吒故事”之实。让我们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面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共同推动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让哪吒这一经典IP,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