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图评 > 正文

警惕AI“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2025-01-06 09:13:29

作者:江德斌


黎青 作
  “自2025年1月1日起,宁波市将免费乘坐公交车的年龄从70周岁降低至65周岁……”如果你通过AI咨询“多大年纪的老年人在宁波可以免费乘坐公交”相关问题,可能会获得这样的回答。然而,这个看上去有鼻子有眼的回答,却是一条彻头彻尾的假消息。 (1月5日《宁波晚报》)

  生成式AI技术极大提高了创作效率,诸如文本、图片、视频等创作变得轻而易举,从输入提示到生成结果,仅需短短几秒,令创作者如虎添翼,这让AI技术得到了快速应用。然而,由于目前AI技术尚不成熟,创作出来的作品良莠不齐,甚至存在一些低级错误,导致其结果并不理想。更为尴尬的是,AI大模型还会产生“AI幻觉”,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输出大量假消息、内容垃圾,进而误导用户。

  此次曝光的关于“宁波公交年满65岁优惠政策”的“AI说谎”事件,就是典型的“AI幻觉”现象。比如,有AI软件是通过搜索公共号、抖音视频里的内容,将其汇总整理,作为答案交给用户。由于这些源头信息并非出自权威渠道,内容质量低劣、不真实、可信度偏低,而AI软件缺乏辨识真伪的能力,将其当成真实信息提供给了用户,就会扭曲变成“真实的谎言”。

  而且,AI软件还存在迎合、讨好用户的情况,会随着用户提示信息的变化,随时改变立场和答案,甚至随意编造一些虚假内容。目前,在AI使用量快速提升之际,AI内容垃圾也泛滥成灾,不仅误导用户,还形成反噬效应,对大模型的未来发展构成威胁。随着高质量数据的急剧减少,仅依赖原始数据无法满足AI模型的庞大需求,转而抓取大量数据进行训练,而被AI内容垃圾充斥的低质量数据不断增加,导致模型输出的质量和性能亦面临下降风险,给用户提供的答案愈发不可信。

  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AI“公然说谎”,警示用户不宜过度依赖AI软件,在咨询、搜寻一些涉及个人权益、重要信息、政策法规等内容时,还是要摆脱AI路径,通过权威渠道获得真实可靠答案。同时,用户在获得AI生成内容后,也不要急于分享,不妨先验证下内容真伪再作定夺,以免被“AI谣言”误导,触犯了造谣传谣的法律红线。

  至于始作俑者,AI软件开发商亦需重视“AI说谎”问题,持续迭代升级技术,筛选可靠信源,提高逻辑推理判断、真伪信息甄别能力,优化大模型体验,逐渐消除“AI幻觉”,让AI输出内容真实可靠。同时,监管部门亦应跟踪AI技术发展潮流,及时出台规范标准,了解分析用户的反馈投诉情况,督促AI平台、软件开发商堵漏、升级,并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惩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