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 > 正文

尊师惠师应从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开始

2024-12-13 07:33:02

作者:□熊丙奇

  近日,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加强尊师惠师工作的若干措施》,从医疗健康、文化提升、生活服务、住房保障及其他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尊师惠师举措。 (12月11日《人民日报》)

  上述《若干措施》提出的尊师惠师措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比如明确,“各地教育部门应每年组织教师免费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辅导等服务,建立教师健康档案”“各地应大力开展教师文化体育活动,积极搭建青年教师交友联谊平台,丰富教师精神文化生活”“鼓励各地教育部门因地制宜组织教师开展休养、理疗保健等活动”等。这有利于各地对照执行,把尊师惠师措施落到实处,让教师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然而,也有一些基层教师对此并不看好。有教师问笔者,如果教育部门组织开展休养活动,教师可以发照片吗?会不会被要求不准发照片?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组织休养活动会不会“偷偷摸摸”?这能提高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吗?

  近年来,每到寒暑假,就有一些学校要求教师假期中不得外出旅游,或者不要在朋友圈晒旅行照,理由是避免“拉仇恨”,引发舆情。如果教师连自己出钱去休养旅行,都不敢光明正大地在朋友圈分享,那么,教育部门组织教师去休养,能落地吗?近年来,“取消老师寒暑假”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如何做好保障教师待遇的“加法”?

  落实尊师惠师措施,首先必须坚持依法治教,尤其是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如前述的寒暑假问题,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依法享有带薪的寒暑假,也就是说,教师享有寒暑假是法定权利。除给教师提出如何度假的要求外,还有部分学校安排教师寒暑假值班以及各种非教学任务,挤占教师的休假时间。所以,推动尊师惠师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必须坚定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不能被一些不理性,甚至污名化教师的舆论牵着走,如此才能捍卫教师的职业尊严,提高教师的职业荣誉感。

  其次,要理直气壮地落实尊师惠师措施,把教师职业建设为最令人羡慕的职业。尽管我国教师的待遇保障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大提高,但距离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还有一定的差距。此次出台一系列尊师惠师政策,正是朝着这一方向努力。为此,各地必须压实工作责任,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经费投入上加大力度,确保尊师惠师措施落地,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