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事 > 正文

“网红速成班”走红,背后套路有几何?

2024-12-10 09:37:43

作者:冯海宁

  黎青 作

  直播带货的火热,激起了不少人成为网络主播的热情。记者近日采访发现,不少培训机构纷纷开班,但有的实操性不强、只卖“教材”,有的培训课层层开班、套路深,有的甚至可能暗藏骗局。(12月9日《工人日报》)

  “网红速成班”的兴起与火爆,缘于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快速崛起。当直播行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并带来名利双收的机会,再加上官方将网络主播列入新职业,势必激励更多人想加入主播行列,这让培训机构看到了商机。

  通过专业化培训,部分直播“小白”变成了直播熟手乃至网红。但部分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主要是网络培训),要么只传授理论知识,要么暗藏坑人套路。显然简单的理论培训并不能让“小白”获得实质成长,效果打折。

  而坑人的套路,如虚假宣传、鱼龙混杂、诱惑贷款等,无一不侵害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付费买课之后,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浪费时间和资金,假如还因此背上贷款,受伤害更大。因此须对种种坑人套路说“不”。

  媒体报道揭示“网红速成班”的套路,对消费者认清真相、提高防范意识有重要作用。但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有关方面应当以问题为导向,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以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主播培训规范化。从现状来看,对网络主播的培养培训呈现三种情况:其一,市场化培训机构开设的“网红速成班”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暗藏不少“坑”;其二,一些地方打造的网红培训基地,相对规范;其三,不少高校开设了相关专业。

  应该说,后两种情况有“良币驱逐劣币”之效。当官方网红培训基地和高校投入人力物力培训带货主播,必然对不规范的培训机构产生挤出效应。所以,进一步扩大正规化培训培养规模,是倒逼培训机构去套路的重要力量。

  市场所需要的主播,既要具备面对镜头的心理素质,也要具备介绍产品、与网友互动、增加粉丝的良好技能,更要具备相应的法治意识,如《网络主播行为规范》应成为必修课。而市场化的培训未必能做到这些。

  所以,在人社部等3部门联合发布网络主播等19个新职业的基础上,有关方面还应编写主播培训指南和规范,或者出版网络主播培训专业教材,以指导各种培训机构提高培训质量。

  同时,对坑人的主播培训套路要依法治理。比如消费者投诉反映的虚假宣传、保涨粉不到位、诱惑贷款,已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有关方面要依据《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予以查处,让侵权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特别是网络平台要对主播培训班相关行为加强管理,履行主体责任。从实际情况看,存在坑人套路的“网红速成班”多发生在网络上,这既需要受害者勇于维权,也需要平台履职尽责,还需要监管者肩负起应有的监管责任。

  还有人建议,“只有推进网络主播职业化,才能规避培训乱象”;“对需要专业知识背景的网络直播强化资质要求”,也有一定参考意义。总之,网络主播培训亟需规范和引导,良好的培训才能助主播成长。主播培训规范化,亦能促进直播电商行业发展更加规范。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