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注水”何以源源不断?
2024-09-27 08:14:25
作者:杨朝清
截至2023年底,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超百万件,约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的四分之一。然而,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批量生产”专利,导致“水货”泛滥,专利产业化率低。西部某高校目前拥有400多项有效专利,近四年来仅20余项实现成果转化,转让合同金额总计42万余元,有的发明专利转让金额仅2000元。(9月25日《新华每日电讯》)
这个数据库搜搜、那个数据库查查,把核心数据改一改、说法换一换,就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新的专利,当“专利注水”成为一种立竿见影、本小利大的捷径,自然会让不少人趋之若鹜。“专利注水”不仅浪费有限的科研经费,也成为一些企业弄虚作假的“帮凶”。
和论文一样,专利也是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人员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不论是课题结题,还是评职称,抑或是职务晋升,为了提升竞争筹码,一些人争先恐后地争取专利。更有甚者,部分科研人员为了增加自身专利数量,将一个完整专利拆分成若干专利来申报。这样的做法虽然实现了个体利益最大化,却不利于专利整体性创新,进一步增加了专利转化难度。
《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科研单位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13.3%。部分专利即使已经转化,“含金量”却很低。为了应对课题结题或者关于专利转化的“紧箍咒”,有的老师就找企业以极低价格将专利买走,看似灵活和变通的做法,何尝不是一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专利注水”的背后,也隐伏着考核评价体系不够科学不够精准的问题。为了应对各种各样的考核评比,有的高校对教职人员已经放弃的专利“兜底”交年费,在无形之中造成了资源浪费。在科研结题、聘期考核、职称晋升等压力驱动下,在成功焦虑的裹挟下,“注水专利”成为一些人“救命稻草”,甚至衍生出“专利中间商”等畸形利益链条。此外,有些具有市场前景的高价值专利,由于容错、转化等机制不健全,“藏在深闺无人识”。
提高专利申请门槛让人们把更多精力用在提升专利质量上,完善专利第三方评价等机制,完善知识产权“黑白名单”制度……既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也对“专利注水”等乱象严厉打击,大力推进分类评价、长周期评价、增值评价等评价改革,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健康发展,才能更有力地推动科技创新。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