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大数据,源头铲断“回流药”
2024-08-26 10:15:22
作者:冯海宁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医保基金使用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骗保行为得到一定遏制,但仍普遍多发,且呈现出“利益主体多、涉及范围广、骗保手段隐秘、组织化特征明显”等新特点。这既带来监管难、认定难,也意味着医保基金被蚕食的风险更大。
对此,只有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进行治理,才能更好守护医保基金。特别是面对医保骗保新特点,仅靠传统治理思维是不够的,只有根据新特点创新治理手段,才能取得显著治理效果。这需要医保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对“回流药”黑色产业链精准发力。
这个黑产链源头是参保人员。据悉,参保人员涉案占比高达54.08%,占比超过五成。正因为这部分参保人员贪图小利,利用自己的医保卡超量配药、重复配药,才给了药贩子收卡、收药、倒卖医保药的机会。所以,既要利用大数据甄别参保人员参与骗保,也要对其加大处罚力度。
希望进一步推动医药数据开放共享,让每家医疗机构销售的医保药,都处在监管部门的大数据等新技术监测下,一旦发现某些参保人员配药数量、频次超过了其患病所需的药量,就要深入调查其是否涉嫌骗保。也就是说,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发现参保人骗保,从源头进行治理。
另一个治理重点是医保药回流体系,即药贩子通过“收卡—医保开药—收药—销售给医药机构—购药患者”这一闭环操作牟取最大利益。可见药贩子既掌握“回流药”入口,又掌握着其出口,是整个黑产链的主谋和导演。换言之,打击“回流药”黑色产业链的关键在于打击药贩子。
但由于药贩子藏得较深,只能从诊所和药店这两个出口入手。据悉,有的药贩子把真药卖给零散用药的小诊所,再把真药盒里装上假药卖给药店,以此来以假乱真;或者把临近的或已过期的药品从原包装中拆出来,再装入新的药盒当中。加大抽查诊所和药店才能发现“回流药”。
尽管我国已建立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但似乎未能阻止“回流药”非法流通。所以,要针对“回流药”黑色产业链进一步完善技术防范手段,对于黑产链上的每个涉及骗保的“蚂蚱”,须加大惩罚力度。即治理体系有待完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