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校园霸凌娱乐化造成“二次伤害”
2024-08-05 10:54:52
作者:江德斌
黎青/绘
□江德斌
记者近日采访发现,网络上存在将校园暴力娱乐化的趋势,一些人甚至用校园暴力进行引流。在短视频平台,“校园霸凌”成了部分创作者的“灵感源泉”,“我被霸凌了”“校园爸临”“美式校园霸凌”等新梗频出。此外,目前流行的微短剧也充斥校园霸凌情节,其中不乏父母发现孩子被霸凌后“以暴制暴”等场景。(9月4日《法治日报》)
这是一个颠倒三观的怪异现象,令人感到不适与不安。没想到,居然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以所谓“玩梗”的形式,故意将“校园霸凌”娱乐化,创作出大量含有校园霸凌情节的短视频、微短剧,涉嫌美化、曲解校园暴力行为。此举明显极为不妥,容易误导青少年,并给校园霸凌的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需要尽快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和清理。
众所周知,校园霸凌是一种违法行为,主要发生在中小学生群体内,涉事双方均为未成年人,往往体现为暴力殴打、人格侮辱、排挤、孤立、嘲讽等,对受害者的肉体和精神造成双重伤害,严重的校园霸凌甚至会酿出悲剧事件。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曾对全国六省份1万余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校园欺凌发生率为32.4%,表明校园霸凌行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容忽视。
近年来,各地时有曝光校园霸凌恶性事件,一些图片、视频展示出来的血腥场景,惨不忍睹,引发社会舆论强烈不满。对此,相关部门多次表态,严厉打击校园霸凌行为,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伤害。今年5月,教育部为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画出“路线图”,凸显治理校园霸凌的决心。而在中央网信办启动的“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则将“摆拍校园霸凌视频,将校园霸凌行为娱乐化”列为重点整治。
当前社交网络上流行的含有校园霸凌情节的短视频、微短剧等,都属于摆拍、娱乐化的范畴。究其原因,校园霸凌娱乐化是冲着流量而来,以“我被霸凌了”“校园爸临”“美式校园霸凌”等新梗作为炒作噱头,有意美化校园霸凌行为,以所谓的误会、恶搞等吸引网友,进而获得不菲的流量利益。由此可见,此类短视频、微短剧已然触碰了监管红线,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理当依规予以清理。
由于未成年人缺少判断力,对不良内容的辨识力有限且喜欢模仿、跟风,容易被校园霸凌娱乐化带歪,混淆认知恶作剧和校园霸凌行为的区别,因此,社交网络平台需要承担起主体责任,严防校园霸凌娱乐化,提高技术防范能力,并对平台做全面筛查,将含有相关元素、情节的短视频、微短剧等全部下架,对违规博主进行封号处理,将其违法线索提交给司法机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