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博物馆非馆方讲解乱象应当破除

2024-07-29 12:16:45

作者:

博物馆非馆方讲解乱象当破除

  朱慧卿 作

  暑期的博物馆和近日的气温一样,热度居高不下。为了更好地参观游览博物馆,深入了解文物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不少游客选择花钱购买讲解服务。然而,“价格高”“讲解不专业”“无故取消讲解服务”……非馆方讲解引来吐槽不断,引起社会热议。(7月28日《法治日报》)

  假期是博物馆观展的高峰期,络绎不绝的参观者让门票“一票难求”,更是助推了解说需求的“水涨船高”。当馆方解说难以满足不断井喷的需求,非馆方讲解便获得了大量商机,并成为观众的选择之一。不过,因非官方解说的良莠不齐,由此滋生了各类乱象,扰乱了观展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总体上看,非馆方讲解乱象主要表现为虚假宣传、以次充好、专业性和规范性差,价格虚高,维权难度大等方面,观众付出了较高成本,却没有获得较高的体验度,以至于“想看的东西都没有看到,想听的内容也没有听到”。相比于博物馆提供的官方讲解服务的规范化和公益性,非馆方讲解价高质次,误导家长、学生及其他参观游客的危害性就更加突出,这样的乱象非纠正不可。

  究其原因还在于非馆方的讲解“合规性不足”所致,强大的需求给非馆方和研学机构非规范性行为可乘之机。因而,对非馆方的讲解进行限制、约束和禁止非解题之道,采取综合性措施促进其规范化,或者用规范化讲解来激活充分竞争,最终让观众的权益得到稳定可靠的保障才是出路。

  为及时纠治纠正歪曲史实等行为,2023年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博物馆讲解服务工作水平的指导意见》指出,要规范引导社会讲解服务。在具体的应对策略上,要改变过去“一放了之”的做法,实行准入门槛把控、资质能力审查和违规行为的惩处。比如,探索申请备案、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等机制,将信用良好的社会讲解个人或团体列入“白名单”统一管理。同时,对解说的内容进行审核把关,避免出现歪曲史实和形成误导等隐患的发生。

  规范引导社会化讲解只是规范整个行业的一个环节,除此之外还包括优化馆内讲解服务供给、不断拓展讲解服务形式和加强讲解人才队伍建设等各项措施,用公益性和公共性来满足观众不断增长的高品质文化供给的需求。比如,增加志愿者或公共讲说的场次,或者建立自导式解说系统,或者与有资质有实力有誉度的社会机构合作,共同打造高标准的博物馆讲解队伍。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