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正文

考研需“私密人脉”是真还是假?

2024-07-12 09:11:59

作者:付 彪

  □付 彪

  近日,有读者反映,自己花费14800元购买带有“内部资源”“私密人脉”的考研培训课,结果对方仅仅提供了几本书后就处于半失联状态。记者调查发现,这家网店的注册公司连续4年被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纳入经营异常,但目前网店仍在正常运营。而学校则回应称,不存在所谓的“内部资源”。(7月10日《扬子晚报》)

  面对每年数以百万计的考研大军,一些商家瞄准考生的焦虑心态、投机心理,使出浑身解数。比如有的给出“上万元”的高价,宣称“保证通过”,以高价暗示教材与培训的“靠谱”“权威”;有的向考生透露有“内部资源”“私密人脉”,使得考生误以为“上岸”有捷径可走;还有的以“不通过就退费”为噱头,打消考生顾虑……凡此种种,都是让考生心甘情愿掏腰包。

  然而,这些商家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内部资源”及“私密人脉”,涉及高校也明确表示这是不可能存在的事。去年6月,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考公考研教育培训市场消费调查报告显示,部分培训机构存在诱导贷款、退费难、服务与宣传不符、不提供书面协议等问题。某培训机构承诺其强项是专业课“密押资料”,宣称可以拿到“内部资料”,但考生收到的所谓“内部资料”完全就是照搬教材。可见,一些商家用虚假宣传忽悠考生的行为涉嫌欺诈。

  事实上,考研“内部资源”“私密人脉”和高考“押题密卷”“独家宝典”有相似之处。无论是高考还是考公考研,都是重要的国家级考试,都有着严格的命题程序和保密规定,不太可能存在泄露考题的机会,否则构成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或者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所谓的考研“内部资源”同样是非法的,其不过是骗人的把戏。

  回归到考研本身,能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完全取决于考生自己的努力。当前,考研教育培训机构林立,但教学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其中不乏充斥着试图赚快钱的不良商家。考生一定要深入了解机构信誉、消费者评价、机构资质等信息,尽可能选择信誉好、评价相对好、价格适中的机构报名。尤其对于商家所谓的“保过承诺”“内部资源”,要格外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考研培训市场的监管,强化教培机构责任,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收费经营模式,保障退费通畅;完善监督举报机制,维护考生权益。同时,依法依规对商家虚假宣传、误导考生的行为予以调查处罚,特别是对于打着“内部资源”“私密人脉”旗号违规兜售相关产品的商家及平台,要一查到底,严厉打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