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推广“无陪护”病房还有哪些堵点待解?

2024-07-11 08:54:44

作者:木须虫

  □木须虫

  “一人住院,全家奔波”。老人患病住院陪护难是困扰很多家庭的难题。为减轻家属负担、提供更好服务,一些地方的医院开展“无陪护”病房试点,引发社会关注。所谓“无陪护”病房,是指由接受专业培训的医疗护理员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生活照护服务,实现无家属陪护或陪而不护。“无陪护”病房日渐增多,这一模式能否真正成为“一人生病全家忙”的“药方”?(7月10日新华社)

  其实,一些医院试点的“无陪护”服务,也是应需求而生。时下,越来越多的患者就医时,会面临亲属没时间陪床护理的难题。同时,亲属也不专业,未必能够很好地照顾病人。正因如此,不少医院都出现护工供不应求的局面。

  如果能将生活护理纳入到医疗服务中来,予以制度化的供给,比如,医院按床位比配备护理员,提供一对多的护理服务,就可以实现人力集约,患者支付的费用可能只有单独请护工的一半甚至更低;又如,形成稳定的队伍,有规范的资质门槛、专业培训和组织管理,对患者的服务质量将会更有保证。

  不过,“无陪护”服务,归根到底还是住院患者生活护理服务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的课题,一边需要持续优化扩大供给,另一边则需要稳定和扩大需求,相互协调才能促进服务的成熟与普及。

  目前,多地“无陪护”的试点探索,无论是方向,还是模式都值得肯定。如医院与第三方护工机构合作,在医院设置“无陪护病房”,指导开展一对多生活护理服务,并予以监督管理,都是引导这项服务朝着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发展。

  然而,效果也只局限于局部,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障碍地复制,对内如何提高“无陪护”需求的覆盖面,对外如何保证无陪护专业机构与从业队伍的壮大与稳定,都是单独医疗机构试点所无法破解的,更有待政策层面的引导和培育,帮助消除堵点,激活供需。

  一方面,完善“无陪护”经济负担的成本分摊机制,如对陪护分类合理定价,将其纳入医保报销范畴,使得收费既能匹配护理劳动付出,满足从业收入预期,又能让大多数患者都消费得起,让“无陪护”叫好又叫座。另一方面,扶持陪床生活护理服务机构化、职业化发展,形成一个行业,如在制定职业规范的前提下,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资质认证机制,对职业教育予以补贴,对从业人员从业给予激励,吸引更多的人入行从业,提供稳定优质服务。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