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

让研学游回归“教育+”的本质

2024-07-05 08:35:22

作者:熊丙奇

  今年暑期,亲子研学类旅游产品备受欢迎,订单同比增长七成。然而,市场上部分经营者资质不全,安排的随队人员缺乏相应的资质能力,研学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产品被质疑只游不学或只学不游。(7月4日《工人日报》)

  研学旅行鱼龙混杂,并不是什么新问题。近年来,进入研学旅行“赛道”的机构越来越多,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组织研学旅行准入门槛低,不需要什么专业人员,也不需要有什么具有特色的研学活动,只要能包装好研学旅行概念,招来学生即可。甚至有的研学机构,是在招来学生后,再去联系旅行社、学校、企业、青少年活动基地等。于是就出现了游而不学,到学校、企业只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甚至挂羊头卖狗肉等问题。

  最近,暑期工业研学游在社交平台火了起来。相比以往同质化的大学研学游,工业研学游的出现让研学活动更多元化。然而,对于工业研学游,也有部分家长反映,到工厂、企业就是让孩子参观一下,没有深入的体验,质疑工业研学游有名无实。

  2016年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定义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并明确要求,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要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出现“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

  这意味着不能随意对待研学旅行,而要像对待其他学科课程教学一样,精心设计研学内容,并评估研学活动的育人效果。这对研学机构提出较高的专业资质、从业人员、活动设计与质量把关的要求。研学活动组织不能粗放化,必须精细化。对此,一方面要加强对研学机构的监管,明确准入门槛,对虚假宣传、违规收费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另一方面则要求选择研学游的家长,要像对待孩子学科学习一样,关注研学活动的计划、安排,重视研学活动的质量与孩子的体验。如此才能倒逼研学机构重视研学产品设计,注重产品的特色与个性化,以及每个环节的科学设计和有效衔接。由此推进研学游升级,使其成为助力孩子成长的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