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事 > 正文

“锅包肉办公室”引热议,地方小吃如何香飘万里?

2024-07-04 10:20:14

作者:丁慎毅

  7月1日,吉林省吉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世界锅包肉大赛赛事情况新闻发布会时表示,吉林市拟组建吉林市餐饮名品推广办公室暨锅包肉办公室。“吉林市拟组建锅包肉办公室”这一话题也冲上热搜,引发广泛热议。有网友点赞,也有网友表示质疑。7月3日上午,吉林市委编制办工作人员表示,该机构只是一个挂牌机构,由吉林市商务局安排局内业务相近的科室承担,不增加任何额外编制。(7月3日新黄河客户端)

  小吃是大民生,小吃是大产业,小吃也是大文章。地方为小吃建立办公室,这并不稀奇,一些地方也早有类似机构的存在。

  比如,著名的沙县“小吃办”。1998年3月,沙县小吃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简称“小吃办”,之后改为沙县小吃业发展服务中心,这是一个有组织、编制、经费和职责的机构,它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负责沙县小吃的技能培训及小吃的推广和宣传。沙县不仅在县一级政府设立“小吃办”,还在下辖12个乡镇也设立“小吃办”,每个乡镇“小吃办”对接1至3个联络处。事实证明,闻名遐迩的沙县小吃,短短20年时间就遍布中国大小城市的街头巷尾,成为全国覆盖率最高的连锁餐饮品牌之一,离不开“小吃办”这个幕后推手的功劳。

  当然,推广美食的路子千万条,并非只有“小吃办”这一条路。比如,广西柳州市的螺蛳粉和江苏盱眙的龙虾,都是百亿级的产业规模,也并没有建立“螺蛳粉办公室”和“龙虾办公室”。

  近年来,为一款美食奔赴一座城市,跟着舌尖去旅行的“美食游”持续走热。独特的地方小吃为不少小城市以及非传统旅游城市带来了文旅发展的机遇,再一次推动各地对美食的重视。

  如果说沙县小吃形成的全国效应和当地劳动力、政府推动的政策息息相关,那么,时过境迁,沙县小吃的成功还能复制吗?

  纵览近些年的美食出圈路,小吃的整合营销传播,经历了沙县“小吃办”的1.0版,柳州螺蛳粉在互联网文化初期掀起话题的2.0版,淄博烧烤在智能互联网时代的3.0版。吉林市的锅包肉,又该打造一个什么版本?

  根据媒体报道,6月29日上午,以“大东山水迎天下·锅包美誉源久长”为主题的世界锅包肉大赛,在吉林市江南公园东门广场开幕。吉林方面表示,将以世界锅包肉大赛为新的起点,对锅包肉产业进行长远规划与发展,致力于将锅包肉打造成为地标性的美食名片,将吉林市建设成为“世界锅包肉之都”。

  吉林方面的信心值得肯定,但是不妨把思路再开阔一些,借鉴上述3个版本的经验,创新出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版本。

  比如,锅包肉怎么“走出去“?答案或许是既要打好“盯人战术”,又要进行融合创新。前者需要吉林锅包肉进各地大学的食堂和社区食堂,赢得“一老一小“的舌尖,特别是善于制造话题的大学生们。后者要与各类小吃品牌和不同菜系跨界合作。再比如,如何因为锅包肉让更多游客走进吉林,这就要求当地,要抓好产业链,更要学好人文经济学。

  总之,网友对吉林“锅包肉办公室”的热议,也是对美食发展的热望,同时也值得引起各地的思考,如何把当地美食做大做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