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

透过姜萍,看到更多“公约数”之外的姜萍

2024-06-17 11:29:40

作者:李明

  17岁、中专生、天才少女。

  来自江苏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姜萍,通过自学冲入了一条全球数学竞赛的赛道。这位中专在读生,也是前30名里唯一的女生,与她并肩进入决赛的参赛者,多来自北大、清华等知名高校。

  姜萍用传统认知中身份与成绩的反差,成了舆论场的最新顶流。无论是吊打名校,还是名次超过了自己的老师,这个17岁的少女,满足了人们对爽文叙事发生在日常社会的真实构件。

  纵然近些年来,针对应试教育存废之争的舆论喧哗从未终止,但无论正反双方,又都必须理性地承认,包括中考、高考在内的应试教育体制仍然是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和阶层跃迁的最合理的公约数。所谓最合理的公约数,就是能尽量满足各方诉求与利益并让各方公正博弈。

  但是这种基于公约数的规则也有“超常规”的时刻,比如姜萍这样的偏科人才,就是这种整全性规则面对的最大异数。

  网上常有人以素质教育的漏网之鱼来打趣玩梗,其实应试教育同样也有“漏网之鱼”,就像渔民打鱼,一些明显不容于渔网规制却稀缺珍贵的鱼,有可能成为沧海遗珠。其实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乏有“成年版”的姜萍,只不过他们的存在与音量太过微小,他们往往将自己的不得志归咎于不够努力,却从不或者没有力量对那个公约数提出疑问,在代际传承中,他们反而会要求自己的子女后辈们,去努力迎合那只能得见光亮、跃出水面的渔网。久而久之,这就是一种社会氛围的同化。

  其实,往往最容易被忽视掉的个性化与差异化才是一个社会的活力之本。有时候,让所有个体共同接受同一种规则的支配,对有的个体来说,是应时顺势的主动之举,但对有的个体来说,却是接受被动的开始。

  尽管,姜萍用少女特有的青春美好与向上的力量消解了这一群体面对结构性困境时的无奈与痛苦,但这并不该消散舆论场在对待这一议题时深重的思考价值。真正有建设性的观点应该是,舆论不必对姜萍的出现而对这一应试教育体制丧失信心,而是要通过姜萍这样的个例看到群体,从而为应试教育体制引入更多的“补充机制”。

  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同时强调,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顶层设计的态度已经明确,但在现实中,从舆论不满各大高校在特招姜萍这一核心问题的话语缺失来看,纵然高校有一定的自主权,但高校依然忌惮来自公约数的审视——对大多数人来说的那条公平的水位线,并以此为坐标来看待和衡量“异数群体”。某种程度上,对姜萍们来说,这依然是在周而复始地,在用“不公平”来追求公平。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发展与改革走向深处的标尺就是:能尽可能地去顾及不同个体的差别,并捍卫他们最基本的权益与志趣。

  也正因此,舆论仅欢呼姜萍大女主般的爽文人生并没有公共价值,应该反思现行应试教育体制对个体差异化的忽视,那些同样被主流筛选体制所不容,但又无法通过一场比赛的可视化数据来自证的“偏科学生”,才是真正该被关注的。

  请记住,姜萍光环的暗影处,还站着一群的姜萍们。他们何去何从,问题该由我们回答,而非他们自己。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