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 > 正文

网络造词汹涌,情绪价值几何

2024-05-16 13:50:05

作者:龙敏飞

  □龙敏飞

  “你的‘偷感’也很重!”今年38岁的财会从业者彭女士听到“00后”年轻下属对自己脱口而出的话,一头雾水:“这是夸我还是骂我?”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总有层出不穷的新鲜词让人跟不上潮流:刚刚搞清楚什么是“i人”“e人”,又来了“浓人”“淡人”;还没搞清楚其中差别,“偷感人”和“盗人”又来了。这些新的互联网流行“黑话”背后,是年轻人怎样的态度?

  (5月15日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互联网造词的浪潮愈发汹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诞生一个全新的网络流行词。从“社恐”到“偷感”、从“拒绝内耗”到“盗人”,从“职业倦怠”到“班味”……这些网络流行词背后,都是年轻人对生活、工作的理解与认知。

  比如“偷感”,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像小偷一样“偷偷摸摸、畏畏缩缩、瞻前顾后”,进而被年轻网友用来描述一种心理状态,即在工作和生活中谨慎小心,不希望被人关注,只想默默把事做好、达成目的,这其实和早些年的“偷偷惊艳所有人”意思差不多;再比如“班味”,即“上班的味道”,也跟“职业倦怠”的意思差不多;等等。所以,网络流行词改变的不是工作与生活,而是一种表达方式。

  对年轻人来说,除了追求基本的“物质生活”之外,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更高,所以在面对工作与生活的压力时,他们往往更具有创造力。越来越充满自嘲和揶揄的新造词背后,就是他们释放情绪的一种创造与输出。很多时候,网络流行词都是“打工人”无奈的自嘲、调侃等情绪的诠释,也是年轻人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的“外放”。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热点,一个年龄段有一个年龄段的专用语言。对这些,社会没有必要过于敏感。一方面,没有必要对年轻人的热门词汇进行批评,尊重他们的情绪表达,尊重他们对生活的凝练,让他们有很好的宣泄方式,有效释放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年轻人进行积极的引导,这既包括政策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引导层面,让更多年轻人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或想要的生活方式,到那时候,类似的网络流行词肯定会少很多。因为,很多流行词的出现,都是对工作与生活的一种揶揄,若是没有这些槽点,那这些流行词便失去了基本的生存空间。

  总之,网络流行词只是一种情绪的释放,既没有必要将其视为洪水猛兽,也没有必要张扬这些词汇的现实价值,理性客观地看待即可。因为,这些流行词既映照了年轻人的工作与生活,又呈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舜网-济南日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