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 > 正文

适度“文字讨好”避免社交内耗

2024-01-08 15:05:19

作者:黄齐超

  □黄齐超

  线上聊天时字斟句酌地修改词汇,把“好的”改为“好嘟”“好哒”,把“哈哈”增强为一连串的“哈哈哈哈哈”,在句尾加上“~”等符号……这些网聊的“日常操作”被称为“文字讨好症”。有人表示“打工人被迫讨好”“如此社交内卷真扎心”,也有人表示不解:“这是我用来表达礼貌和真诚的方式,怎么就成了讨好?”

  (1月6日《中国青年报》)

  网络语境下,聊天时单纯发送文字,表意功能有可能会打折扣,对方无法接收到全部信息。所以,用语气词或表情包加以补充,以示自己的礼貌或尊重,这其实算不上“文字讨好症”,而是为了提高沟通效率。当然,日常与上级、长辈或仰慕的对象网络聊天时,也确实存在“文字讨好”的现象。

  什么才是“文字讨好症”呢?笔者的理解是:不分尊卑地恭维,不分对象地推敲,过度斟酌网络聊天用词,生怕自己的文字引起误会,或者惹对方不高兴,这是会陷入社交内耗的“文字讨好症”。由此可见,一部分人的“文字讨好”是出于礼貌,而也有一部分人的“文字讨好”属于过度社交,久之则形成无意义的内耗。

  其实,对于网络聊天时该不该“文字讨好”,没有唯一的答案。线上聊天不只是交换信息,有些时候还包含着社交礼仪。互联网媒介拓展了人们的社交渠道与手段,但其弊端亦不容小觑——它难免会产生非面对面交流的疏离感。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有必要采取积极高效的沟通方式,而不能随意地敲击键盘,回复一个“哦、嗯、好、谢、明白”等简略的词汇,或者具有敷衍意味的表情包。但是,也没必要时时推敲,处心积虑地“文字讨好”,事事都搞“社交表演”,否则难免让自己为网络社交所累。

  网络聊天和线下聊天一样,有时需要言简意赅,有时需要声情并茂。因此,做一个轻松的网民,在网络聊天时,就应审时度势,分清场合、目的、对象,灵活地选择表达方式。倘若在所有场合都一味地讨好任何聊天对象,必将陷入“文字讨好症”的漩涡,既给对方产生聊天压力,也让自己备尝社交内耗之苦。

  需要“尊重”上场时,就用饱含暖意的语气词或表情包,给冰冷的文字注入情感;需要“效率”出列时,完全可以直截了当、用词达意即可。事实上,与其纠结选择哪种聊天方式,倒不如在聊天时把握好尺度,掌握好边界感,拿出一定的尊重和诚意,并让对方接收到,以此来赢得对方的认可,达到愉悦交流与高效社交。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